江西风味代表煌上煌,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面临严峻挑战。近日,该公司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营业收入为4.46亿元,同比下降2.53%,延续了之前的颓势。
回顾2024年全年业绩,煌上煌的营业收入约为17.39亿元,同比下滑9.44%;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42.86%,仅录得0.4亿元,这一数字不足其历史峰值2020年2.82亿元的两成。销量方面,酱卤肉制品和米制品分别比上一年减少了2509吨和5475吨。
在卤味行业中,煌上煌、绝味食品和周黑鸭被并称为“卤味三巨头”。然而,从最新业绩来看,尽管三巨头都面临鸭货销售难题,但煌上煌的掉队尤为明显。绝味食品2025年一季度营收约15.01亿元,归母净利润1.2亿元;周黑鸭2024年全年营收约24.51亿元,净利润约0.98亿元。相比之下,煌上煌的表现逊色不少。
煌上煌作为最早一批进入鸭货行业的企业,于2012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A股酱卤第一股。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环境变化,煌上煌的发展陷入困境。尤其是缺乏第二增长曲线和加盟商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煌上煌曾提出“千城万店”战略布局,计划在五年内开设1万家以上连锁专卖店。然而,快速扩张带来了加盟管理难题。部分加盟商因生意不佳,存在篡改保质期、销售过期产品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据煌上煌财报透露,若管理水平无法跟上扩张速度,将对品牌形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也让煌上煌备受质疑。早在2011年冲刺IPO时,煌上煌就曾因产品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被监管部门处罚。近年来,类似事件仍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信任感。
在业绩下滑和加盟商管理难题的双重压力下,煌上煌不得不采取关店止损的措施。2024年财报显示,截至年底,煌上煌拥有3660家专卖店,其中加盟店3419家,直营门店241家。与上一年相比,门店总数减少了837家,平均每天关闭2.3家门店。
除了内部管理问题外,煌上煌还面临品牌地域性的限制。尽管在江西等区域市场具有优势地位,但在外省市场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为了打破地域限制,煌上煌加大了营销投入,包括线上线下的促销活动。然而,高昂的营销费用并未带来显著的业绩提升。
原材料成本波动也对煌上煌的盈利能力构成挑战。尽管过去一年来主要原材料鸭副产品市场价格处于低位,使得卤制品业务毛利率有所提升,但整体业绩下滑的趋势并未改变。
面对业绩下滑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煌上煌也曾尝试多元化转型。早在2015年,煌上煌就收购了真真老老67%的股权,进军粽子市场。然而,粽子作为节日性产品,增长有限。近年来,煌上煌还尝试了猪蹄网红小吃品牌“独椒戏”,但效果不佳。在休闲食品赛道上,煌上煌也未能取得突破。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高端卤货的价格敏感度日益提高。许多消费者表示,煌上煌的价格过高,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在社交平台上,关于价格昂贵的鸭货的吐槽声此起彼伏。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抵制,煌上煌的高定价策略显得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卤味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售品牌涉足卤味市场,还有盛香亭、研卤堂等新兴品牌崛起。这些品牌在口味、服务和价格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态势。
面对诸多挑战,煌上煌的未来之路显得充满荆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或提升市场份额?如何在内部管理问题和品牌地域性限制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些都是煌上煌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