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曹操出行IPO路:营收增长难掩亏损,技术转型能否破局?

时间:2025-05-12 12:22:0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曹操出行,这家由吉利集团背书的网约车平台,在递交招股书近一年后,终于迎来了其IPO进程的关键时刻。从2024年初次尝试上市申请,到2025年成功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并迅速更新了招股书,曹操出行的港股上市之路似乎已近在咫尺。

然而,尽管曹操出行的上市进程在加速,它所面临的挑战却不容小觑。网约车市场早已不再是初创时期的野蛮生长状态,而是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的阶段。曹操出行选择此时冲刺上市,无疑是一场背水一战,同时也是对其战略布局的一次重大考验。

从数据上看,曹操出行的表现似乎并不逊色。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曹操出行已在136个城市开展业务,2023年的总交易额(GTV)达到了122亿元,同比增长37.5%;2024年更是增长至17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8.8%。同时,曹操出行在31个城市拥有超过34000辆车的定制车队,其市场地位不容小觑。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营收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然而,光鲜的数据背后,曹操出行却面临着连年亏损的困境。从2021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亏损了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和12.46亿元,累计亏损额高达82.41亿元。与此同时,截至2024年底,曹操出行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了112.83亿元,资金链压力巨大。

曹操出行的亏损,主要源于其高昂的运营成本。一方面,为了吸引和留住司机,曹操出行不得不持续投入高额补贴,这使得司机收入及补贴成本成为了公司盈利之路上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曹操出行采用的是B2C运营模式,对司机和车辆的合规性要求较高,这也导致了运营成本的增加。

曹操出行在冲刺IPO的关键时刻,还暴露出了三大致命短板。首先,司机合规性问题严重,存在大量“无证上岗”的司机,这不仅损害了平台的品牌形象,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和服务纠纷。其次,曹操出行过度依赖聚合平台引流,一旦聚合平台调整策略,曹操出行的订单量将受到严重影响。最后,曹操出行的“重资产+高补贴”运营模式使得其亏损幅度虽然有所收窄,但盈利仍然遥不可及。

面对这些挑战,曹操出行并未坐以待毙。在亏损与债务的重压下,曹操出行正全力寻求变革,将技术驱动作为突破点,全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曹操出行聚焦Robotaxi领域,不仅上线了“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还投放了首批前装改制量产Robotaxi。这一举措有望为曹操出行带来成本与效率的优势,成为其摆脱困境的关键。

然而,Robotaxi领域的竞争同样激烈。众多巨头企业如京东、阿里、腾讯、百度等纷纷布局自动驾驶领域,曹操出行尽管背靠吉利集团,但在智驾领域的布局仍显滞后。Robotaxi技术的不成熟也是曹操出行无法回避的痛点。尽管曹操出行在系统算法能力和硬件水平提升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的无人驾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聚焦Robotaxi领域外,曹操出行还在积极探索“出行+充电+二手车”的闭环生态体系。然而,这一生态体系的构建并非易事。出行、充电与二手车业务之间的协同难度远超预期,如何实现数据共享、资源优化配置成为曹操出行面临的一大难题。稍有不慎,不仅无法形成合力,还可能因内部业务冲突而阻碍整体发展。

在智能技术成为网约车行业“入场券”的今天,曹操出行的技术转型无疑是一场豪赌。在巨头垄断、资金短缺、技术滞后的多重压力下,曹操出行若想杀出重围,不仅需要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更要重构生态闭环的底层逻辑,破解协同难题。只有这样,曹操出行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网约车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