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前的唐朝开元年间,文人雅士王昌龄、高适、王之涣曾以歌女的吟唱来评判诗作之流行。而今,若以现代短视频平台的BGM作为音乐流行的标尺,或许将呈现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LBI利比的《跳楼机》与钟棋煜的《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或许会成为当今的“旗亭热歌”,而周杰伦这样的天王级歌手,或许反倒会在这场“随机挑战”中黯然失色。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BGM已成为判断音乐流行的新标准。《跳楼机》凭借其独特的旋律与贴近年轻人情感的歌词,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成为无数短视频的背景音乐。而《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则以温柔的旋律与略带伤感的歌词,触动了不少网友的心弦。相比之下,周杰伦等老牌歌手的新作,在短视频平台上似乎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
这种音乐流行趋势的转变,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感慨。有人调侃说,如今周杰伦都需要靠徒弟曹杨在演唱会上翻唱《跳楼机》来增加曝光度。更有网友直言,孙燕姿已成为“冷门歌手”,王菲的代表作也变成了《匆匆那年》。这些看似荒诞的言论,实则反映了短视频时代音乐审美的快速变迁。
然而,尽管短视频神曲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但并不意味着它们缺乏艺术价值。以《跳楼机》为例,这首歌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贴近年轻人生活的歌词,成功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心弦。它记录了年轻人恋爱观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年轻人复杂纠结的心理状态。正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跳楼机》无疑是我们时代的新乐府。
从《七里香》到《跳楼机》,金曲不仅记录了年轻人恋爱观的变迁,也推动了这一变化。在《跳楼机》的歌词中,“我删访问记录的时候有多慌张”等细节化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互联网社媒时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这种个体化的叙事方式,使得歌曲更容易引发共鸣,从而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与此同时,情歌的情感叙事也经历了从相信纯爱到自怜自艾的转变。从周杰伦早期的《她的睫毛》到《说好不哭》,这种变化尤为明显。而短视频神曲如《跳楼机》则进一步将这种自怜情绪推向极致,歌词中的“是不是内心希望,头破血流就会让你想起最爱我的时光”等句子,生动描绘了当代年轻人失恋后的心理状态。
这种个体化叙事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更希望在作品中看到自己。因此,无需担心表现个体无法反映大众,因为现在的人也比过去更加同质化。《跳楼机》等短视频神曲的走红,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它们以直白而真实的歌词,触动了无数网友的心弦,成为当代流行音乐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然而,这种音乐流行趋势的快速变迁,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短视频神曲过于直白和套路化,缺乏艺术生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市场上的成功和受欢迎程度,正是当代年轻人音乐审美需求的一种反映。正如《跳楼机》所展现的那样,当代年轻人更希望在音乐中找到共鸣和慰藉,而非单纯的艺术享受。
在这个情歌“虚拟审美”与“现实需求”巨大撕裂的时代,我们从一种直白走向了另一种直白。从彩铃时代的《爱情买卖》到如今的《跳楼机》,音乐的流行趋势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人们对情感共鸣的追求。当情歌彻底撕下伟大真爱的外衣,变成一款情绪消费品时,我们或许应该更加包容和理解这种变化,毕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跳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