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悦酒店及度假村迎来了其五周年的里程碑时刻。作为碧桂园集团轻资产转型的标杆项目,凤悦的发展轨迹见证了国内地产行业近年来的动荡与变革。
回望过去五年,地产系酒店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万科抛售酒店资产、富力“酒店帝国”的瓦解、恒大清盘酒店资产等事件频发,使得整个行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凤悦却逆势崛起,以超过400家管理酒店、70000多间客房的规模,成功跻身全球酒店集团32强,国内酒店集团12强。
凤悦的崛起,不仅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战略选择,更离不开其“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的同时,凤悦积极与国际酒店集团展开合作,先后与希尔顿、美诺酒店、雅高JO&JOE等品牌携手,共同推动酒店业务的快速发展。然而,尽管合作品牌众多,凤悦自有品牌的孵化速度却略显缓慢,目前自有品牌仅占品牌总数的不到一半,且门店数量增长也相对较慢。
面对这样的挑战,凤悦酒店及度假村总裁张勇表示,公司已将2024年定为“品质提升年”,将重点放在自有品牌发展、运营品质提升和产品迭代升级上。同时,凤悦还将2025年定义为“酒店业绩提升年”,旨在通过夯实睡眠、餐饮两大基础产品与服务,拉开与竞争对手的价值差距。
除了在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凤悦还试图通过数字化来重构供应链,以应对当前供大于求和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凤悦通过“悦采Mall”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在2025年合作伙伴大会上提出了“品质引领、链动未来”战略,旨在通过纵向协同、横向跨界和技术开源来赋能上下游。
然而,凤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地产红利的退潮,碧桂园集团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了确保生存,碧桂园不得不考虑出售旗下包括酒店资产在内的非核心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凤悦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不过,张勇明确表示,凤悦三五年内不考虑被并购,而是可能会引入战略投资人。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凤悦依然坚持走轻资产的道路,并通过与国际品牌的合作来带动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距离实现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当前,不少地产系酒店都面临着品牌孵化的问题,表面看起来品牌众多,但实际上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并不多。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凤悦正在加强精细化运营能力,努力做出差异化,以避免自有品牌陷入空心化陷阱。同时,凤悦还在探索多元化经营的模式,试图通过协同多元经营来提高抗周期韧性。
凤悦的破局实践为整个地产系酒店行业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在当前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的背景下,那些能够完成基因进化、深刻理解并持续创造品牌价值的地产酒店,终将在转型阵痛后找到新生的土壤。
凤悦的发展并非孤立现象。近年来,不少地产酒店都纷纷成立了酒管公司,并与地产母公司进行了一定的业务“切割”。通过轻重资产分离的方式,房企们试图实现减负甚至“回血”。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不少挑战和困难。
尽管如此,凤悦依然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不断创新和突破。在未来的发展中,凤悦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运营品质、推动数字化转型,并探索更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凤悦将成为中国酒店业的一股重要力量。
同时,凤悦的发展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地产系酒店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只有那些能够深刻理解并持续创造品牌价值的酒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