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国产AI手机助手崛起,能否逆袭大厂AI应用格局?

时间:2025-05-20 11:10:09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在智能手机领域的AI竞赛中,国产手机品牌如华为、OPPO、小米和vivo的AI助手——小艺、小布、小爱和蓝心小V,正逐步展现出苹果Siri曾经所追求的愿景。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上,更在于它们正逐步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伙伴。

近期,彭博社知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发表文章,深入剖析了苹果在AI领域落后的多重原因。他指出,苹果高层对AI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团队内部动荡导致人才流失,以及Siri现有架构难以与大型语言模型(LLM)有效集成,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甚至有消息称,苹果正考虑将外部AI供应商提供的Apple Intelligence品牌与Siri分离,这进一步凸显了其对内部AI技术信心的不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手机厂商在原生AI应用上的发展势头强劲,大有超越互联网大厂之势。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全域AI应用市场报告》,截至今年3月,活跃用户规模前15的原生App中,六大手机厂商均榜上有名。其中,华为小艺和OPPO小布助手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达到了1.57亿和1.48亿,紧追AI科技企业DeepSeek,远超其他互联网大厂旗下的AI应用。

在AI应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内互联网大厂也未曾缺席。然而,它们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以字节跳动和腾讯为例,虽然它们迅速推出了豆包和元宝等移动端AI应用,试图抢占市场先机,但面对手机厂商自带的硬件优势,其用户粘性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随着DeepSeek的爆火,更是引发了一波手机厂商集体接入的热潮,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手机厂商在AI应用上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用户规模上,更在于它们能够将AI技术深度融入手机系统中,实现多任务协同和无缝对接。这种系统级的整合能力,使得手机厂商在打造以手机为中心的AI使用场景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应用生态也为它们吸引了更多的开发者和应用入驻,进一步推动了AI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完善。

然而,这场AI应用之争并非没有挑战。随着生成式AI应用的普及,对手机硬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手机厂商在提升硬件性能的同时,还要做好功耗控制,以确保用户体验的流畅性和持久性。虽然手机厂商在AI功能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大多数功能仍集中在AI修图、AI翻译等同质化领域,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竞争。

尽管如此,手机厂商在AI应用之战中的优势仍不容忽视。它们手握移动端这一关键入场券,可以在更开放的心态下拥抱所有第三方AI大模型供应商。这种灵活性使得手机厂商在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革新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在AI应用的软与硬之争中,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大厂各有千秋。手机厂商具备系统层的工具调用能力和多任务协同优势,而互联网大厂则掌握着特定场景下的用户行为数据。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双方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在AI应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大厂在AI应用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够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提升用户体验,谁就能够成为最终的赢家。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