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天猫618大促的战火还未完全燃起,却已有一批主播悄然退场。去年618前夕,香港名媛章小蕙高调入驻淘宝直播,一时风光无两。然而,近日惊蛰研究所注意到,章小蕙的淘宝直播间已许久未有动静,其账号主页的直播回放内容已被清空,仅剩的32条短视频/图文作品中,最新的一条也已是去年8月发布的。
章小蕙的离去并非个例。去年,众多跨平台主播纷纷涌入淘宝直播,试图在这片新战场上分得一杯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主播却选择了黯然离场。东方甄选,这个在抖音平台上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头部账号,入淘后的表现也并未如预期般火爆,其直播间的流量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幅下滑。据报道,2024年618之后,东方甄选也暂停了淘宝直播。
除了头部主播,一些在其他平台上小有名气的网红达人也尝试跨平台直播带货,但同样遭遇了困境。刘畊宏和妻子王婉霏ViVi、舞蹈达人一栗小莎子、母婴KOL年糕妈妈、搞笑达人朱一旦等,这些在各自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播,在淘宝直播平台上也未能持续发光发热,最终纷纷停播。
这些主播的离去,不禁让人对淘宝直播的内容生态产生了质疑。为何在其他平台上风生水起的主播,到了淘宝却难以立足?这背后的原因,或许与淘宝直播的经营策略有关。长期以来,淘宝直播一直依赖头部主播贡献GMV,而在头部主播“被迫下线”后,淘宝开始大力引进其他平台的成熟主播,试图填补这一空缺。然而,这种“挖墙脚”的做法并未能真正改变淘宝直播的内容生态。
淘宝直播的问题在于,其过于注重交易属性,而忽视了内容的重要性。直播带货的本质是内容电商,即通过内容向消费者推荐、介绍商品促成购买。而在淘宝平台上,用户往往是因为有明确的购物需求才会进入直播间,这就导致了直播间的成交效率相对较低。淘宝直播在内容创作和运营上缺乏经验,使得其难以构建出具有吸引力的内容生态。
以章小蕙为例,她在小红书上凭借其独特的“老钱风”和精准的选品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然而,在淘宝直播平台上,她为了迎合平台的调性,不得不改变直播间的风格和选品策略。这种改变不仅未能让她在淘宝上获得成功,反而让她失去了原有的粉丝基础。
同样,东方甄选在入淘后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其在抖音平台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内容创作能力和对粉丝需求的精准把握。然而,在淘宝上,东方甄选却未能将这种优势延续下去,其直播间的流量和销售额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这些主播的离去,不仅让淘宝直播失去了潜在的流量和销售额,也暴露了其在内容生态上的短板。在电商行业日益注重内容营销的当下,淘宝直播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策略,加强内容创作和运营能力,以吸引更多优质主播和粉丝。
事实上,淘宝直播并非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近年来,淘宝一直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内容生态,通过引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丰富平台的内容形式。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淘宝直播的困境。在内容创作和运营上,淘宝直播仍然需要更多的经验和资源投入。
对于跨平台主播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至关重要。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用户属性和调性,主播需要深入了解并适应这些差异,才能在平台上获得成功。而淘宝直播作为电商行业的巨头之一,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中,只有不断适应和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淘宝直播来说,加强内容生态的建设和运营,或许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