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多个城市的传统酒楼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闭店风波。广州、深圳、佛山、天津、杭州等地的老牌酒楼纷纷宣告停业,其中不乏经营数十年的知名酒家。
在广州,这股闭店潮尤为显著。竹溪荔湖酒家、鸿星艺都海鲜酒家、香港富临皇宫五月花店、和苑酒家时代店、喜客·喜宴、渔民新村杨箕店以及食为先酒家等多家老牌酒楼,均未能幸免。这些酒楼中,有的已陪伴市民走过近三十载春秋,有的也至少经营了十年以上,它们的停业,让不少市民感慨万千。
深圳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美心集团旗下的中菜食府翠园,其益田假日广场店和万象城店均在今年内相继结业。佛山顺德太和庄(龙江店),这家承载着当地人无数美好回忆的酒楼,也在今年二月宣布停业。天津和杭州等地,同样有老牌酒楼闭店的消息传出。
运营成本飙升,是导致传统酒楼纷纷停业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昂的租金、食材和人力成本,让不少酒楼不堪重负。以广州渔民新村芳村店为例,该店去年一月闭店时,拖欠的租金和管理费高达270余万元。广州大濠点酒楼富力广场店,也因欠费被物业管理方贴出通知书,金额高达170万余元。
客源减少,则是传统酒楼面临的另一大困境。随着小型精致婚礼、主题婚礼和户外婚礼的兴起,传统酒楼的婚宴业务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商务宴请方面,由于场景和服务老旧,传统酒楼对高端商务人士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减弱。天津市场上,一批宴会艺术中心的涌现,更是分流了传统酒楼的大量客源。
传统酒楼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关于酒楼菜品质量下降、性价比不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跟不上的吐槽声越来越多。在餐饮消费愈加务实和理性的当下,这些短板被进一步放大,导致一些传统酒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然而,面对困境,并非所有传统酒楼都选择坐以待毙。一些酒楼正在积极探索转型之路,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例如,西安饭庄开设的陕菜文化体验博物馆,通过光影技术和研学活动,让年轻人沉浸式了解陕菜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广州酒家打造的“粤宴西关”美食文化体验馆,则融合岭南园林与西关风情,让顾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
在业务层面,传统酒楼也在尝试新的增长点。广州酒家、全聚德、同庆楼等多家酒楼涉足食品业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一些酒楼还在瞄准特定人群,推出针对性的服务。例如,苏州的大鸿运大酒店、五福楼大酒店等,推出“百元一日聚”模式,满足老年群体的社交和娱乐需求,既拓宽了客群,也带动了营收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