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光谷举办的人工智能创新大会上,一场关于AI智能体未来应用的深度对话吸引了众多业界目光。6月27日,创新工场与创新奇智的董事长李开复在此发表演讲,他坚信AI智能体将在不久的将来全面替代人类执行工作任务,并预言企业使用AI的模式将从购买工具转变为购买结果。
李开复以生动的例子描绘了AI智能体的应用前景。他提到,当一位员工计划下周一到上海出差时,AI智能体能够迅速响应,自主查询天气、规划行程、预订机票和酒店,并在得到用户确认后完成支付,将行程添加到日历并设置提醒。如果行程有变,智能体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动态调整。这一流程不仅极大提升了办公效率,还预示着AI智能体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巨大潜力。
活动现场,李开复亲自演示了AI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并强调,未来每个企业都需要这样的工具来提升竞争力。他预计,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购买AI服务的模式将从为工具付费转变为为结果付费,这将极大地推动AI价值的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也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从间接式AI和生成式AI向智能体AI发展。他提到,目前规模定律在预训练阶段已经放缓,人工智能正在向推理和智能体方向迈进。同时,他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从信息智能大语言模型向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大语言模型进化。
尽管对AI智能体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张亚勤也提醒业界要警惕AI带来的潜在风险。他表示,由于AI智能体需要执行各种任务,其带来的风险至少提高了两倍。他预测,未来AI产业将呈现大开源的状态,开源内容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然而,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加重视AI风险的管理和治理。
李开复同样认为,在智能体时代,AI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但也需要更加谨慎。他指出,当AI能够帮人进行支付、上网留言、发邮件等操作时,任何幻觉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推动AI技术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
张亚勤还提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应对AI欺骗、逃逸、抵制升级等问题时,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来进行AI风险治理。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