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暑期戏水警惕“食脑虫”!5岁女童感染陷昏迷

时间:2025-07-01 11:01:5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一起关于5岁女童感染罕见“食脑虫”的病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该女童在6月初的两次游泳和泡温泉活动后,突然出现了头痛、低热和呕吐等症状。随后,她被确诊为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这种虫子俗称“食脑虫”。目前,女童已陷入昏迷,并出现脑疝,无法自主呼吸,多家医院均表示救治希望渺茫。

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主要分为肠内溶组织阿米巴和自由生活阿米巴两类。其中,自由生活阿米巴主要存在于土壤和淡水中,能够侵入人体大脑。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就是自由生活阿米巴的一种,还包括狒狒阿米巴和棘阿米巴,它们都是所谓的“食脑虫”,常见于温暖的湖泊、池塘、土壤和未经处理的水池中。

浙江省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透露,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她曾参与过两例“食脑虫”感染患儿的成功救治。她表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体积微小,约为10至35微米,容易引发颅内压力升高,导致患儿出现脑疝和意识障碍。因此,医生需要在疾病早期迅速给药,以降低颅内压。

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刘培辉指出,尽管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但侵入人体的概率实际上非常小。然而,一旦这种虫子进入大脑,由于大多数药物难以穿透血脑屏障,致死率会显著增高。

据了解,“食脑虫”感染主要发生在野外和田地等环境中。在农业活动中,人们赤脚下田时,阿米巴原虫可能通过皮肤进入人体。有人在湖泊中游泳或用水冲洗鼻腔时,也可能导致阿米巴原虫通过鼻腔进入大脑,引发颅内感染。黄丽素介绍,她曾接诊过一名因在郊区下河游泳而感染“食脑虫”的患儿,经过数月治疗,患儿最终转危为安。

刘培辉强调,如果人们曾在有淤泥的水体中游泳并发生呛水,鼻黏膜处于损伤状态时,阿米巴原虫有可能从鼻黏膜进入脑部的基底节。基底节损害会导致运动和认知功能受损,出现头痛、呕吐、嗜睡、偏瘫甚至昏迷等症状。他建议,公众应尽量远离未经消毒的非正规游泳场所,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