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业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管理层深入探讨了公司近期面临的业绩挑战与舆论风波。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公司正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力求恢复市场信心。
今年早些时候,千禾味业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危机。3月,有媒体送检了包括千禾在内的多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产品,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被检测出含有微量镉元素,这一发现迅速引发了公众对“千禾0”商标及零添加概念的广泛争议。负面舆论如潮水般涌来,对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受此影响,千禾味业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为8.31亿元,同比下降7.15%,这是近七年来首次出现一季度营收下滑的情况。其中,酱油产品作为公司的业绩支柱,收入5.41亿元,同比下滑4.69%;食醋产品收入1.01亿元,同样出现了10.64%的下滑。
在股东大会上,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坦诚地表示,舆情风波对公司的品牌和销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风波爆发的十天内,公司产品销售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他引用行业数据指出,快消品行业的头部品牌在经历了类似舆情危机后,通常需要10至12个月的时间来恢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伍超群透露,千禾味业正将品牌修复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同时加强产品开发和销售网点建设。他强调,尽管公司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危机,但会竭尽全力克服困难。
事实上,千禾味业已经在渠道端进行了调整。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去年对经销商进行了优化调整,虽然净增了66个经销商至3316个,但增速相比前几年明显放缓。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经销商总数有所回落。
渠道端的调整在短期内给业绩带来了压力。一季度,公司线上渠道收入同比下滑超过12%,线下渠道也下滑了近6%。除了内部调整的压力,千禾味业还面临着外部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强调食品配料,这一规定将于2027年3月16日起执行。对于以“零添加”为核心卖点的千禾味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伍超群对新规持积极态度。他认为,新规的出台将规范行业行为,杜绝市场乱象,有利于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他预计,未来消费者对原料自然发酵的产品需求将越来越大。千禾味业计划在今年内完成产品新包装、新标签和新宣传的确定工作,以确保完全符合新规标准。
面对挑战,千禾味业正积极寻求转型与突破。虽然前路充满未知,但公司管理层表示将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应对当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