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热浪的席卷,高温预警频繁发布,市场上迎来了一股“凉感面料”的热潮。从户外装备到家居用品,凉感面料的产品无处不在,它们承诺带给消费者即时的凉爽体验。
走进无印良品(泊富国际广场店)的家纺区,一片清新的天蓝色映入眼帘,枕巾、床单、靠垫等产品都贴上了“凉”字标签。触摸这些产品,一股凉爽丝滑的感觉瞬间传递至指尖,连拖鞋也不例外。一款凉柔枕套,由60%锦纶和40%莱赛尔纤维混纺而成,其标签上明确标注了“接触瞬间凉感,触感软糯柔滑”。类似地,Tennie Wennie的多款衣物也配备了凉感标签,强调其产品的即时凉爽特性。
顾客们正积极挑选着这些凉感面料的短袖,试图在炎炎夏日找到一丝清凉。长沙市场上,无印良品、三福、热风、宜家、优衣库等品牌纷纷推出了凉感系列,线上平台同样充斥着标榜“接触凉感”的产品。
凉感面料之所以能在接触皮肤时产生凉爽感觉,是因为它能迅速吸收并扩散人体表面的热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凉感面料包括索罗娜、莫代尔、氨纶、莱赛尔和莱卡等。这些面料主要通过改变纤维的形状、排列和织法,或者通过对面料进行特殊处理,以实现快速散热和降温的效果。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凉感面料有国家和行业标准作为评判依据。根据国标GB/T35263-2017,瞬间接触凉感系数(Qmax)是衡量面料凉感性能的关键指标。当Qmax值大于或等于0.15时,面料即可被认定为具有接触瞬间凉感性能。许多产品都标榜其凉感系数远超国家标准,但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时应理性看待这些数字,不必盲目追求高系数。
尽管凉感面料在初接触时能带来凉爽感觉,但这种凉爽感并不会持续太久。随着织物和人体温度的逐渐平衡,凉感会逐渐消失。一些面料虽然Qmax值高,但吸湿性和透气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可能会感到不适。例如,冰丝凉席虽然凉爽,但透气性差,睡久了可能会感到粘腻。
值得注意的是,“冰丝”并非一种具体的面料名称,而是一种营销用语。市场上销售的冰丝服装主要由粘胶纤维、聚酯纤维、锦纶等材质构成。这些材质之所以能产生凉感,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吸湿性。
然而,对于经常在室外工作的人来说,凉感面料的作用可能并不明显。长沙市民佟先生表示,尽管凉感面料初穿时凉爽,但出汗后就会贴在皮肤上,不如传统棉麻或纯棉面料舒适。他认为,凉感面料更多只是一种营销噱头。
因此,业内人士建议,在选择凉感面料产品时,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凉感标志和系数,尽量选择导热和吸湿性好的面料。同时,要注意查看产品的成分表和生产工艺,避免选择使用了凉感整理剂整理的面料,以确保产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