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一系列旨在缓解过度竞争的“反内卷”政策密集亮相,市场反应热烈,特别是在股市与商品市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券商界迅速响应,纷纷推出相关研究报告,深入探讨这一政策趋势。
据统计,自7月1日以来,至少有23家券商发布了总计36篇针对“反内卷”现象的专题研究报告,内容涵盖从浅入深的多角度分析。券商们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本轮“反内卷”政策的本质解读、其对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以及哪些行业可能从中受益。
针对本轮“反内卷”政策的本质,市场分析指出,政策的出台是对当前市场中低价无序竞争现象的治理,旨在提升产品品质并促进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及《求是》杂志的文章均强调了这一点,市场对此反响积极,认为这将有助于改善相关行业的供需格局。
在探讨“反内卷”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时,券商们的观点各异。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指出,“反内卷”政策与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定价权密切相关,这被视为解决“内卷式竞争”的关键。中信证券则对比了本轮“反内卷”与2015年至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差异,强调本轮政策覆盖的行业更广,且新兴行业民企占比更高。
至于“反内卷”行情的持续性,市场看法不一。华安证券认为,当前行情更多是基于周期品板块前期滞涨及政策催化的短期主题机会,难以获得基本面支撑。天风证券则提出,如果“反内卷”行情顺利发展,可能会经历政策催化下的预期阶段、定价资源品价格上涨阶段,以及高价横盘阶段。但投资者需警惕,若政策落地后产能未真实出清,行情可能难以为继。
在行业受益分析方面,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刚指出,“反内卷”政策对恶性竞争的纠偏作用在新兴产业中尤为明显,建议投资者关注光伏产业链、锂电产业链及新能源整车等行业。同时,他也提到了产能过剩的中上游传统行业及部分新兴非制造业的潜在受益机会。华创证券则从国企占比、行业集中度等多个维度筛选出了包括煤炭开采、焦炭、普钢等在内的潜在受益行业。
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深入实施,市场期待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行业竞争格局,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投资者们也在密切关注相关行业的动态,以期捕捉到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反内卷”政策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理性分析政策影响及行业前景,避免盲目跟风炒作。
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落地也是影响“反内卷”行情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总体来看,“反内卷”政策的出台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同时也对投资者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基于政策导向和行业趋势的理性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