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东盟能源转型加速,中国经验成关键“教科书”?

时间:2025-07-09 18:53:27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东盟能源中心执行主任拉齐布·达伍德率领由东盟及其成员国能源政策负责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就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东盟,这个拥有超过6亿人口、GDP总额接近3.8万亿美元的区域,正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能源需求因此持续攀升。然而,在推进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东盟国家面临着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能源结构多样等多重挑战,区域内政策协调与标准统一也成为难题。资金短缺和技术储备不足也是制约能源转型的关键因素。

在接受专访时,达伍德表示,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经验对东盟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他指出,中国在数十年前启动能源转型时面临的挑战与东盟当前的情况相似,而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制造的主导国家,拥有强大的能源工业供应链和领先的技术能力。

达伍德进一步强调,东盟国家已提出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他提到,到2050年,仅电力部门每年就需要约1900亿美元的投资经费。中国作为全球清洁能源制造的主导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帮助东盟国家增强能源安全,特别是在低碳高效能源与新技术整合方面。

在谈到东盟电网互联(ASEAN PGI)时,达伍德表示,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与能源安全、能源公平以及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净零目标的宗旨相一致。他指出,东盟电网互联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同时解决能源供应与需求的碎片化问题。例如,老挝拥有丰富的水电潜力,但其人口较少,而雅加达、曼谷等城市存在较大的能源需求,电网互联可以将能源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输送到这些需求中心。

在储能、光伏、氢能等细分领域,达伍德认为储能技术最具增长潜力。他表示,东盟需要强大的储能技术来存储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以确保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他还提到了绿氢的前景,但指出当前成本可能仍然较高,因此储能技术更为紧迫。

针对欧美强化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达伍德表示,东盟国家作为开放经济体,始终致力于维持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身份。他提到,尽管存在外部挑战,但东盟成员国仍有许多创新政策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例如,菲律宾推出了“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区”,为外国企业提供低税率等优惠政策。

在谈到合作模式时,达伍德认为合资企业是加强中国—东盟新能源产业合作的最佳模式。他指出,合资企业可以整合各方资源与专业知识,建立平等伙伴关系,同时优化产能,实现互利共赢。他还强调了中国技术在东盟国家的部署需要安全可靠,应通过对话提升认知,共同探索如何让东盟成员国了解中国技术的标准、合规性及全球安全部署案例。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