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热议宇树机器人上市计划之际,智元机器人已悄然迈出重大步伐。近日,上纬新材(688585.SH)发布公告,宣布智元机器人将收购其63.62%的股份,标志着这次股权交易后,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将转变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的董事长、CEO邓泰华,其核心团队成员包括知名人物稚晖君等。
消息一出,市场反应迅速,7月9日收盘时,上纬新材股价飙升20.05%,每股报价9.34元,总市值跃升至37.67亿元。此次交易若能成功,将有望成为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市场的标志性收购案例,同时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例收购。
然而,市场对于此次资本运作仍存在诸多疑问,普遍猜测智元机器人此举可能是借壳上市。对此,智元机器人方面回应称,本次收购是通过“协议转让+主动邀约”方式进行的,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中的重组上市,即非“借壳上市”。收购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将继续按照既定战略规划稳步前行。
智元机器人的收购行动分为两大步骤:“协议转让+主动邀约”。首先,智元恒岳与SWANCOR萨摩亚、STRATEGIC萨摩亚及上纬投控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智元恒岳拟受让SWANCOR萨摩亚所持上纬新材的24.99%股份。同时,SWANCOR萨摩亚还与致远新创合伙签署了另一份股份转让协议,致远新创合伙拟受让SWANCOR萨摩亚所持的0.60%股份,并从金风投控处受让4.40%股份。这些股份转让完成后,智元恒岳与致远新创合伙合计将持有上纬新材29.99%的股份及对应表决权。
紧接着,智元恒岳计划通过部分要约收购方式进一步增持上纬新材37%的股份,SWANCOR萨摩亚将以其所持33.63%的股份就本次要约收购有效申报预受要约。至此,智元恒岳与致远新创拟至少收购上纬新材63.62%的股份,至多可达66.99%。此次股份转让与要约收购的价格均为7.78元/股,交易总价约为21亿元。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华为前“天才少年”彭志辉(稚晖君)是其创始人之一。尽管成立不足两年,智元机器人已完成了9轮融资,最新一轮B+融资后估值达到150亿元。而上纬新材则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4年实现收入14.94亿元,同比增长6.73%,归母净利润为8868.14万元,同比增长25.01%。
智元机器人方面表示,此次收购旨在打造重要子业务发展平台,A股上市公司将成为智元集团孵化和拓展新业务的核心平台之一,未来将通过注入优质资产、赋能潜力业务,加速在关键应用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同时,此次收购能推动行业整合与升级,巩固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强化产业链协同与合作,培养智元生态链,引领行业发展。智元机器人可借此优化资本与产业布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布局,为长期发展提供更高效的融资渠道和资源整合平台。
尽管智元机器人已否认借壳上市的说法,但市场评论普遍认为此举极有可能是借壳操作的第一步。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指出,智元机器人接下来可能会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收购其核心业务,从而完成借壳操作。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也表示,从资本运作角度看,智元机器人的核心动机可能是快速登陆科创板,绕过IPO的长周期审核和不确定性。
智元机器人在资本动作上一直十分活跃,自成立以来共有27次对外投资出手记录,对外投资(间接)次数达56次。其中包括与卧龙电驱、博众精工等上市公司合资设立机器人公司,以及直接投资数家具身智能产业链上的创业公司,如数字华夏、灵初智能等。智元机器人采用“华为生态打法”,通过合资、投资、合作绑定上下游,加速技术迭代、产能建设与场景落地。
今年具身智能赛道的投融资同样火热,截至7月9日,2025年已发生87起人形机器人相关投融资事件,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71起。此次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或将促使行业头部企业加速IPO进程,推升行业整体估值。然而,郭涛认为,当前具身智能赛道存在显著泡沫,未来3年将是垂直场景商业化闭环的关键期,年出货量需突破万台才能支撑估值。泡沫破裂后,具备技术壁垒和量产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