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养老金21连涨,今年上调2%!调整新动向: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体

时间:2025-07-11 19:01:5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联合宣布了一项重要决策,该决策针对2024年底前已退休的人员,将从2025年1月1日起提高其基本养老金水平。此次调整依据的是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标准,具体实施细节将由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并确保今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尽快发放到位,预计这一政策将惠及全国约1.5亿名退休人员。

追溯历史,自2005年起,我国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已实现连续21年的增长。早期,从2005年至2015年,养老金每年保持着约10%的涨幅;随后几年,尽管涨幅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5%左右,2021年至2024年,涨幅分别为4.5%、4%、3.8%和3%。这一系列调整使得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基本养老金相较于2012年翻了一番,显著提升了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面对公众对于此次2%调整幅度的疑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给出了官方回应。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指出,在当前国内经济面临压力、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依然坚持养老金增长,体现了国家对民生保障的高度重视。此次调整比例是在综合考虑上一年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等因素后确定的。需要注意的是,2%是全国总体调整水平,并非每位退休人员都按此比例增加养老金,具体增长情况将因人而异。

关于为何选择2%的调整比例,人社部在其官方微信发布的文章中进行了详细解读。一方面,2024年全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仅为0.2%,2%的调整比例能够有效保障养老金的购买力不下降,从而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增长2.8%,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增长1.7%,2%的调整比例体现了让退休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政策理念。

此次调整还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特别是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的群体倾斜。调整办法结合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其中定额调整确保了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都能获得相同金额的上调,体现了公平性;挂钩调整则与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关联,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适当倾斜则体现了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关怀。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指出,按照这一调整办法,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将获得更高的上调幅度。

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持续优化也为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提供了坚实保障。从当期收支平衡来看,202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5万亿元、支出6.8万亿元,当期收支略有结余,运行平稳。从制度保障来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实现全国统筹,2023年调剂资金规模达到2716亿元,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的养老金发放。从财政补助来看,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养老金的补助力度。从长远储备来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1万亿元,同时全国社保基金拥有超过2.6万亿元的战略储备,中央层面已划转国有资本1.68万亿元充实社保基金。

2024年底,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也已正式开闸。根据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广至全国。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为未来养老储备资金。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国推行,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的纳税问题也备受关注。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明确表示,个人养老金领取时,将按照领取额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