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小公募“保壳”奇招:业绩翻倍基背后,竟是空壳基金生存困境?

时间:2025-07-11 21:40:45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在公募基金行业中,一家名为同泰基金的机构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了市场的关注。近日,同泰基金率先发布了二季报,揭示了一系列旨在“保壳”的策略,同时也曝光了中小公募基金公司在生存压力下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同泰产业升级基金是此次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该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高达103.11%的净值增长率,但这一亮眼业绩的背后并非源自热门赛道的布局或个股的精准捕捉,而是机构大额赎回所带来的净值异动。该基金自成立之初便以机构定制产品的形象出现,并在2024年末至2025年初遭遇了机构的大笔赎回,导致基金份额暴跌至不足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基”。然而,正是这次赎回事件,使得基金净值因赎回费用计入而暴涨,从而上演了一出业绩“翻倍”的戏码。

同泰产业升级基金在经历机构赎回后,迅速调整了投资策略,恢复了个人投资者的申购业务,并将重仓股转向与“产业升级”主题相关的个股。这一系列动作是否吸引了普通基民的追捧,还是同泰基金又找到了新的机构投资者,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除了同泰产业升级基金,同泰基金旗下的其他产品也面临着规模困境。同泰慧利混合基金同样依赖机构支撑,但在经历份额持续缩水后,虽曾短暂获得机构的大额申购,但随后又陷入了规模缩水的困局。而同泰金融精选基金则采用了另一种“保壳”策略,尽管多次出现连续60个工作日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但仍通过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递交解决方案的方式得以继续运作。

相比之下,同泰远见混合基金似乎展现出了更大的潜力。该基金在更换基金经理后,大胆调整了投资策略,重仓北交所个股,并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尽管业绩亮眼,该基金却遭遇了基民的赎回潮,导致规模缩水。

同泰基金的困境是当前中小公募基金生存状态的缩影。随着管理费的下降,中小公募基金面临着经营压力加大的局面。在ETF发展热潮中,中小公募基金因资金压力难以跟上节奏;而在主动权益基金领域,又面临着基民“逃离”的尴尬。同泰基金作为一家个人系公募,自2024年以来一直未能发行新产品,其管理规模在公募基金行业中排名靠后,旗下基金经理数量有限,且从业年限均较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公募基金如何寻找突破口,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同泰基金的“保壳”策略或许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启示,但长远来看,中小公募基金仍需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