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半年,券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领域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朗,头部券商的集中度持续增强,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据数据统计,全市场新增备案的私募产品共计5296只。其中,中信证券以898只的托管数量独占鳌头,市场份额高达16.96%。招商证券和国泰君安紧随其后,分别以801只和768只的托管数量位列第二和第三,三家合计占据了市场近半壁江山,占比高达46.58%。
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自今年3月起承接了原海通证券的托管产品,并将其更名为国泰海通。若将国泰君安和国泰海通的托管数量合并计算,其本年度新发私募证券产品的市占率达到了26.30%,跃居行业首位。
从累计托管数量来看,招商证券依然保持领先,累计托管私募产品达29683只,市场份额为21.35%。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则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行业格局呈现出中信证券异军突起、三强竞争愈发激烈、集中度不断提升的特点,头部券商凭借技术和服务的双重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私募托管业务作为私募基金运作的关键环节,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券商视托管业务为与私募管理人建立深度合作的桥梁,通过提供托管服务,券商能够进一步挖掘管理人在交易执行、产品代销、投融资对接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全方位的“托管+”综合服务闭环。
中证协在最新发布的政策文件中提到,将出台券商开展私募基金托管业务的相关规定,旨在明确托管人与管理人的职责,有效防范业务风险。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推动私募托管业务的规范化发展。
中信证券在上半年凭借代销优势,实现了私募托管业务的快速增长,一举夺得新增托管数量的冠军。然而,若从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后的口径来看,中信证券则排名第二。从累计托管数量来看,中信证券排名第三,但市场份额已接近17%,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国泰海通、招商证券和中信证券三强格局依然稳固。无论是新增备案私募产品托管还是累计私募产品托管数量,这三家券商都稳坐前三甲,竞争异常激烈。业内人士指出,三家券商在托管系统方面的差别并不大,主要差异体现在估值速度、响应速度和附加服务等细节功能上。
行业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从累计数据来看,前五名券商的市场占比高达65%,而上半年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67%。一方面,头部券商在托管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优势难以撼动,强者恒强的局面愈发明显;另一方面,头部券商在代销、资本引荐等综合优势方面也较为突出。
尽管行业暂未公布私募产品托管规模数据,但从各家券商去年年报中披露的信息中仍可见一斑。招商证券和国泰海通在托管规模上遥遥领先,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也保持了较高的托管规模,构成了私募托管市场的第二梯队。
各家券商在托管业务方面均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服务。中信证券以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发展,上线了多项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了托管外包运营体系的智能化程度。国泰海通则具备优于同业的专业服务能力、金融科技能力和风控合规能力,能够一站式解决管理人的各类需求。招商证券则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建设,加快国际化步伐,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