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高铁新飞跃:450公里时速动车组,智慧产线引领“智造”新时代

时间:2025-07-16 12:57:38来源:北京日报编辑:快讯团队

在吉林长春的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款崭新的CR450动车组吸引了“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们的目光。这款动车组以其时尚的外形和内部满满的科技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据悉,这款由中车长客参与研发的动车组样车,在最近的武宜高铁正线试验中,成功突破了450公里/小时的最高试验速度。

中车长客的高级工程师王雷详细介绍了这款动车组的亮点。他表示,除了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之外,动车组在行车控制、司机智能交互、安全监控以及旅客智能服务等多个方面均实现了全面升级。智能化水平的显著提升,意味着未来投入商业运营后,将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为旅客提供更加多样化、便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极大提升乘坐体验。

在中车长客的生产车间内,记者们目睹了高速磁悬浮列车、智能动车组、氢能源市域列车等一系列高端轨道客车产品的下线过程。这些整装待发的产品,展示了中车长客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雄厚实力。近年来,中车长客通过实施全链条的“数智”驱动战略,成功推动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回顾历史,中车长客的前身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自1959年生产出第一辆铁路客车以来,中车长客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不断取得突破。1967年,中车长客独立自主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为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车长客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国互联互通动车组,到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的“瑞雪迎春”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再到最新的CR450动车组样车,中车长客的产品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些产品不仅为中国铁路的历次提速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展示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高铁的运营时速高达350公里,每秒行驶近百米。如此高速的运行对动车组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极高要求。中车长客深知生产制造环节对于保证高铁质量的重要性。因此,中车长客自主研制开发了生产制造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产品订单交付要求自动生成生产计划,并将生产任务精准派发到一线工人。工人通过手持终端可以随时查看工作任务,所需物料也会按计划提前配送,整个流程高效便捷。

在国铁事业部装配产线上,智能力矩、智能监控、智能工具柜等数字智能设备成为了工人的得力助手。中车长客流程与数字化部副部长关吉瑞表示,以转向架为例,过去手动紧固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导致质量问题。而现在,智能扭矩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作业指令分步下达,有效避免了漏装、过扭、扭矩不到位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中车长客在数字化管理系统和智能装备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其在碰撞吸能、振动噪音、超导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中车长客已经构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动车组、地铁、磁浮列车等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持续提升生产效能。

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中车长客研制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惊艳亮相,最高运营时速达到600公里。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中车长客的技术实力,也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注入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中车长客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从1995年实现中国轨道交通客运装备出口“0”的突破,到2024年生产的轨道列车已经出口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签约额超过140亿美元。

作为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先行者,中车长客在供应链深度融合和全球市场广阔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装备支撑到“数智”驱动,中车长客的每一步转型与跨越,都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从“制造”到“智造”升级的生动写照。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