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加基金换帅杨琳,权益类产品困境待解,能否扭转局面?

时间:2025-07-18 13:07:06来源:有连云编辑:快讯团队

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正式公告显示,原董事长夏远洋因工作调整于7月16日离职,其职位由杨琳接任,自2025年7月15日起生效。这一变动意味着这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银行系公募基金公司迎来了其第四任领导人,同时也延续了公司董事长均来自第一大股东北京银行体系的惯例。

夏远洋在中加基金的任期持续了两年四个月,自2023年3月起担任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公司的管理规模从1219.20亿元增长至1234.41亿元,非货币基金规模也有所提升。公司的净利润连续两年增长,2024年达到了2.52亿元,同比增幅为5.76%。然而,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加基金的管理规模排名却有所下滑,从第34位降至第40位,进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跌至第51位,显示出其增长动力相较于同行业者略显不足。期间,公司管理层经历了多次变动,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及投研副总监的离职,夏远洋曾代理总经理职务长达11个月,直至2024年6月由同样来自北京银行的李莹接任。

新任董事长杨琳拥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和股东资源的协同优势。她持有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西北大学经济学双硕士学位,曾在财务公司、信托及证券领域工作,并在北京银行体系内担任过多个高级职务。这样的背景使她在资源整合和品牌运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她在公募基金领域的直接管理经验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权益投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市场验证。

中加基金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其业务结构严重偏向固收类产品。作为银行系公募基金的典型代表,其固收类产品占比高达97.75%,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债券型基金规模达到1184.09亿元,而权益类产品(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总规模不足15亿元,仅占管理规模的约1.1%。这种高度依赖固收业务的结构使得公司对利率波动和政策调整更加敏感。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加基金的权益类产品表现持续不佳。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公司旗下的26只权益产品中,有14只在过去三年内未能跑赢业绩基准,其中7只基金的业绩基准落后幅度超过10%。在权益类产品中,近90%的产品规模不足1亿元,成为了所谓的“迷你基金”。公司零售渠道建设的薄弱也限制了其发展,超过30只规模超过2亿元的基金中,机构持有占比超过99%。

此次人事变动正值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动频繁之际。截至7月中旬,年内已有超过230名公募基金高管发生职位变动,涉及16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更迭。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杨琳能否利用北京银行的渠道资源,打破“债强股弱”的局面,将成为中加基金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近期,公司已在指数增强型产品及“固收+”矩阵上进行了尝试,但权益投研体系的重构和迷你基金的清退压力,仍然是对新任董事长的一大考验。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