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传闻已久的国产饮料巨头大窑可能被外资收购的消息有了新的进展。根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KKR收购远景国际股权案已于2025年7月4日正式办结。
据了解,远景国际是一家于2024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公司,其通过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特别是在碳酸饮料市场占据了5%至10%的份额。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市场份额与大窑在国内糖汽水市场的排名相近,且远景国际注册的董事名为“WANG, QINGDONG”,与大窑汽水的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庆东的拼音拼写一致,尽管相关文件并未直接提及大窑品牌,但种种线索似乎都将矛头指向了这家国产饮料巨头。
面对这一传闻,大窑方面表示:“对于所关注的事项,我们目前不便评论,后续如有进展将第一时间分享,一切请以官方信息为准。”这一模棱两可的态度与此前大窑坚决否认被收购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不禁让市场猜测这则消息的可信度是否有所增强。
KKR作为一家成立于1976年的美国私募巨头,曾在多个行业投资了众多龙头企业,如南孚电池和蒙牛乳业等。近年来,KKR在中国市场的动作频频,此次有意收购大窑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快消类资产在中国一直是优质资产,而食品饮料行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大窑作为国内市场份额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有糖汽水品牌,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因此成为KKR眼中的“香饽饽”。
然而,对于大窑而言,虽然已经成长为国产汽水饮料的领军者之一,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由于渠道局限和资本压力,大窑在南方市场的渗透率相对较低。其标志性的玻璃瓶装设计虽然具有独特性,但也因笨重易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限制了运输半径,从而制约了其全国化扩张的步伐。另一方面,大窑过于依赖爆款大单品,这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大窑此前曾传出将启动上市计划的消息,但随后被公司否认。如今,面对KKR的收购邀约,大窑或许找到了获得资金支持、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另一条途径。然而,资本是一把双刃剑,KKR的入驻将给大窑带来怎样的变化仍是一个未知数。有媒体报道称,KKR偏好选择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这意味着大窑的管理团队或将迎来较大的变动。
收购后大窑在品牌定位、产品风格等方面的改变也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大窑创始人王庆东曾誓言“绝不卖外资”,如今却态度模糊,这一转变也让消费者对于大窑是否还能坚守民族品牌旗帜产生了质疑。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表示,如果被外资收购,将不再选择大窑。
KKR的入局无疑将为大窑带来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但控制权更迭后,大窑能否保持原有的发展方向和特色,创始人的话语权是否会被削弱,企业的自主决策权是否会受到限制等问题都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关乎大窑品牌的兴衰,更映照出本土企业在资本浪潮中坚守与突围的复杂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