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传来喜讯,又一家证券公司的中报业绩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哈投股份(600864.SH)于7月18日发布了其全资子公司江海证券上半年的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数据显示,江海证券上半年净利润达到了2.8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0.22亿元相比,实现了1189.53%的大幅增长。
这一增长并非孤立现象。在此之前,国联民生(601456.SH)和华西证券(002926.SZ)已经预告了中报业绩将增长10倍以上。截至目前,A股市场已有33家券商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32家业绩预增,近四成(12家)的预计业绩增长幅度超过1倍,整个行业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
据国信证券非银金融行业负责人孔祥分析,证券行业上半年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自营业务的强势反弹、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激增以及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特别是自营业务,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券商的权益类自营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同时,市场日均成交额的上升和两融余额的回升,也带动了经纪与信用业务收入的增长。
从具体数据来看,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18日,49家券商股中有31家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全部为预盈。其中,江海证券、华西证券和国联民生的业绩预增幅度超过了10倍,且这三家均为中小市值券商。相比之下,大市值券商的业绩增长幅度稍显逊色。例如,国泰海通(601211.SH)虽然也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5%至218%,但与此前三家券商的惊人增长相比,仍显得较为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券商的业绩都实现了增长,但也有个别券商出现了业绩下滑。五矿证券是目前唯一一家业绩同比负增长的券商。据五矿资本董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解释,这主要是由于五矿证券在整个五矿集团的产业体系中担当特色投行的角色,其经纪业务相对较弱,导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出现了短暂的业绩下滑。
除了业绩的大幅增长外,近期券商行业还迎来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例如,《证券公司金融工具估值指引》、《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以及“证券业28条”等政策的发布,都旨在推动券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中,《管理办法》和“证券业28条”特别引发了市场对于券商行业拓宽代销牌照的预期。
尽管券商行业上半年业绩大面积预喜且收获政策利好,但其市场表现却并未完全反映出这一趋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收盘,证券指数的涨幅远低于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对此,孔祥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券商的商业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呈现出重资产的经营特征,导致收入弹性弱化。
尽管如此,孔祥仍建议投资者长期关注机构服务能力强、财富管理客户基础好、跨境布局领先的头部券商。他认为,尽管券商股作为“牛市旗手”的领涨作用可能不如以往,但在牛市行情中仍然会有较强的波段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