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山姆换品风波:会员制超市如何守护“高品质”标签?

时间:2025-07-19 00:48:46来源:经济观察报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山姆会员店的一次商品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家以会员制著称的超市,突然下架了一系列原本备受会员喜爱的高复购率商品,如太阳饼、米布丁和低糖蛋黄酥等,转而引入了诸如溜溜梅果脯、好丽友派蛋糕和卫龙辣条等更为普遍的零食品类。部分新上架商品还被特别标注为“会员特供”,这一变动迅速在会员群体中引发了质疑和不满。

山姆会员店作为国内会员制超市的佼佼者,其成功之处在于打造了一种独特的消费体验。仓储式的陈列方式有效降低了成本,自有品牌则强化了其对商品的控制力,而丰富的会员活动则进一步增强了会员的黏性。这些因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会员制+高品质”的商业生态。

然而,这一生态的稳固依赖于会员对山姆选品能力的充分信任。山姆通过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实现了40%的销售额占比,这充分证明了其自有品牌能够有效替代第三方商品,并维持“质价比”优势。会员们支付260元至680元的年费,不仅是为了享受商品折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但此次商品调整,却打破了山姆长期以来构建的“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形象。新引入的大众品牌,虽然价格更为亲民,但却模糊了山姆与其他大众零售渠道的界限,削弱了其差异化定位。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商品更换,更是对山姆品牌核心价值的挑战。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会员们所期待的“身份标识”被严重稀释。当山姆下架那些具有独特性的自有品牌商品,转而引入更多大众品牌时,会员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商品价值的下降,更是自我定位的迷失。他们支付的高额会员费,原本是为了换取一种区别于普通超市的“专属感”,但现在,这种专属感却因大众品牌的涌入而荡然无存。

会员费本质上是对山姆品牌独特价值和专属权益的一种溢价认可。会员们支付这笔费用,不仅是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信任投票,更是对山姆长期承诺的期待。然而,当山姆在商品品质、选品独特性或购物体验上出现明显下滑时,会员费的价值便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这不仅仅是对一次商品调整的失望,更是对山姆整个会员制模式的重新审视。

山姆的困境,实际上反映了会员制零售模式在规模扩张与品牌忠诚度之间的平衡难题。在中国市场,山姆曾通过本土化尝试来强化其差异化定位,如与广东烘焙厂合作推出低糖瑞士卷、将佛跳墙改造为即食预制菜等。然而,这些成功案例并未能阻止山姆在选品上的摇摆。当它试图通过引入大众品牌来扩大客群时,却牺牲了原有会员的忠诚度。

这场风波揭示了会员制经济的悖论:会员费依赖于高价值感的维持,而高价值感又要求商品的稀缺性与品质稳定性。在扩张的压力下,这两者往往难以兼得。山姆需要重新审视其选品逻辑,明确是继续坚持“身份标识”的符号价值,还是转向更广泛的市场覆盖。这将决定山姆能否在会员经济的竞争中保持其独特定位。

这场风波还暴露了消费文化构建的脆弱性。会员们支付高额费用,不仅是为了商品本身,更是为了追求一种独特的消费体验。当这种体验因选品策略的变动而受到影响时,企业面临的不仅是短期的销售波动,更是长期品牌价值的重塑挑战。在会员经济的战场上,每一次选品都是对消费信仰的考验。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