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范围内遭受极端高温的炙烤,其中河南、陕西等地尤为严重,气温屡次突破40摄氏度大关,局部地区甚至逼近45摄氏度。这样的极端气候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也意外地引发了一场“蚊虫危机”的缓解。
在河南省,高温天气成了蚊虫的“天敌”。不少市民发现,家中的蚊虫数量骤减,甚至出现了大量蚊虫死亡的现象。一位河南网友分享的视频中,门前地面上铺满了蚊虫的尸体,场面颇为震撼。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这场高温“大扫除”来得正是时候,让人倍感舒心。
据生物学专家解释,蚊子作为变温动物,其生存与繁殖对温度条件极为敏感。通常情况下,淡色库蚊和埃及伊蚊等常见蚊种适宜在25至30摄氏度的环境中生存。然而,当环境温度持续超过40摄氏度时,蚊子的生理机能将受到严重干扰,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消耗激增。若温度长时间维持在45摄氏度以上,蚊子的蛋白质将发生变性,酶活性丧失,最终导致死亡。高温还加速了蚊子体表水分的蒸发,若无法及时补水,极易导致脱水死亡。
极端高温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河南郑州,最高气温一度攀升至44.2摄氏度,导致部分房屋的玻璃因热应力变化而碎裂。新乡市一位农民的池塘里,五只鹅因高温而不幸死亡。而在陕西省西安市,同样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沥青路面软化,电动车脚踏板出现孔洞,轮胎也因过热而受损。
面对如此严峻的高温形势,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橙色高温预警。预计未来几天内,陕西中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部分地区气温将超过40摄氏度。尽管高温天气暂时缓解了蚊虫问题,但专家提醒,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一旦气温回落到适宜范围,蚊虫很可能会迅速卷土重来。
同时,持续的高温天气也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居民们需加强防暑降温措施,避免长时间在户外进行活动,及时补充水分以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在这场与高温的较量中,人们既要享受短暂的蚊虫减少带来的宁静,也要时刻警惕高温带来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