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2%。在这其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增长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的县域市场,充电桩的增加成为了推动当地消费增长的一大亮点。
在贵州省遵义市龙坑镇的黔北国际汽车城,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牛肉粉的香气,预示着一天的繁忙即将开始。尽管汽车4S店尚未开门,但消费者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聚集在这里,期待着能够第一时间体验到新入驻的汽车品牌。据汽车城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五个新的汽车品牌入驻,客流量因此增长了20%,销售额接近15亿元,其中新能源车的占比高达45%。
走进汽车城,可以看到至少100多款新能源汽车参与了今年的汽车下乡活动。越野车、家用厢式货车等符合乡镇市场需求的车型备受青睐,销售人员忙碌地为顾客提供咨询和试驾服务。与此同时,为新能源汽车安装充电桩的服务人员也同样忙碌,当地供电局甚至在汽车城内设立了驻店经理,专门为消费者办理新能源汽车电表安装手续。
新能源车的热销和充电网络的日益完善,催生了一种新的消费业态。在遵义的一些乡镇露营营地,新能源车主们聚集在一起,享受着夏日里的“纯电露营”。在新能源车的电力支持下,人们可以一边品尝加冰块的茶饮,一边用便携式风扇吹来凉风,这种休闲消费方式已然成为了一种新潮流。
消费新需求也带动了县域户外装备市场的规模扩大。走进一家户外露营店,可以看到从便携炉具、睡袋到帐篷、户外灯具等一应俱全,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县域充电桩的增加不仅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也激活了整个汽车市场的潜力。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县域公共充电桩增量达到了11.9万台,同比增长96.7%。这一增长趋势不仅促进了汽车消费,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消费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在城市消费方面,上半年首发经济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上海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发活动频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以成都为例,今年上半年首店落户数量达到了395家,海内外首店累计落户总数突破了4000家。在成都著名的春熙路商圈,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首店首展首秀推出,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
在春熙路商圈,记者看到了一场中国古代建筑模型展正在展出,精美的模型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这样的首发活动在上半年共有110多场,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为传统老商圈注入了新的活力。据当地商务部门测算,上半年首发经济带动锦江区消费同比增长6.8%,增幅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服务消费在今年上半年也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假日消费的拉动作用增强,文体休闲、交通出行等服务消费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人们的出行半径越来越长,新的消费体验也日益丰富。以“交旅融合”为例,今年上半年新开行的多条水上旅游线和银发旅游列车运营线,将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特色文化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在这些旅游线路中,内河客运旅游成为了拉动消费、促进内需的新引擎。与此同时,银发旅游列车也从交通载体升级为消费引擎,为老年客群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了11.8%,显示出消费者对服务消费的强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