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前海财险再度遭遇管理层变动风波,继总经理李功霓闪电离职后,公司唯一副总经理李玮玮也悄然从高管名单中消失。这一连串的人事更迭,无疑给本就动荡不安的前海财险再添一抹阴影。
李玮玮,这位1976年出生的女性高管,曾在保险业界拥有不俗的履历。她曾在中国保监会湖南监管局担任办公室主任助理及保险中介监管处副处长,后于2020年加入前海财险,先是从总经理助理做起,同年10月便晋升为副总经理。然而,如今她也选择了离开,这无疑让前海财险的管理层显得更加单薄。
目前,前海财险的核心高管团队仅剩下董事长霍建梅(代行总经理职权)、总精算师楠笛、合规负责人胡晟以及审计责任人王占军四人。霍建梅是在今年1月才正式获得监管批准履职的,而在此之前,公司董事长职位已长期悬空。
前海财险自成立以来,管理层的不稳定似乎已成常态。从姚振华因激进投资等问题被撤销任职资格,到黄炜、冀光恒等历任董事长的短暂任期,再到如今霍建梅的艰难支撑,前海财险的董事长职位似乎成了“烫手山芋”。而总经理职位也同样不稳定,李功霓的离职只是最新的一例。
除了管理层的不稳定,前海财险还长期深陷净利润亏损的泥潭。自成立以来,公司仅在2016年和2022年实现微薄利润,其余年份均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公司的净亏损更是进一步扩大至1.04亿元。而在今年一季度,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虽然达到了3.23亿元,但净亏损仍高达0.19亿元,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费用率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资产端方面,前海财险的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仅为0.51%和0.56%,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通常依赖于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双轮驱动,但前海财险的资产端显然未能完全反哺承保端,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更令人担忧的是,前海财险的偿付能力也亮起了红灯。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的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04.67%,已逼近监管划定的100%红线。而根据预测数据,这两项指标或将进一步下滑至97.15%。自2022年一季度起,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就由B类下调至C类,至今已连续11个季度处于偿付能力不达标状态。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前海财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坦言,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由于经营尚未实现盈利而导致实际资本逐渐损耗。若业务品质和经营改善程度无法达到预期,可能会导致公司实际资本进一步下降,进而使偿付能力面临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受限于此,前海财险已暂停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新业务。
如今,霍建梅作为前海财险的董事长和临时负责人,肩上的担子可谓沉重。她能否带领前海财险走出困境,重现生机,尚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