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在近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支撑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三大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不仅揭示了我国经济的稳健态势,还展示了我国对外开放和外汇市场韧性的不断增强。
李斌首先强调了我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健性,这是外汇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他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77%,较上一季度大幅提升17个百分点。这一趋势表明,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期战略,正为外汇市场的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李斌接着提到,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持续提升,也是保障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我国坚持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同时,我国正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宽金融市场的双向投融资渠道。这不仅有助于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的协调发展,还促进了跨境资金的均衡流动,进一步稳固了国际收支的自主平衡格局。
在谈到外汇市场的韧性时,李斌表示,我国外汇市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从宏观层面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显著增强,这有助于及时释放外部压力,促进供求平衡。从微观层面看,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不断提升,人民币跨境交易稳步增长。上半年,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和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均创历史新高,达到30%左右。这降低了外汇风险敞口,有助于市场保持理性交易。
李斌还指出,我国外汇市场在政策层面也积累了丰富的逆周期调节经验,拥有多样的政策工具储备。外汇领域监管效能的稳步提升,进一步增强了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的能力。这些政策层面的保障,为我国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李斌总结道:“基于以上因素,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继续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健运行。”这一表态不仅彰显了我国外汇管理局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也传递了对未来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