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日公布了2025年社会保险待遇及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方案,该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消息,此次调整覆盖了养老金、工伤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等多个方面,确保广大市民能够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在养老金方面,北京市自2025年1月1日起继续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调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特别加大对退休时间早、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的倾斜力度。预计涉及340余万名退休人员,补发的养老金将于7月底前发放到位。
定额调整方面,每名退休人员每月增加18元。挂钩调整则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1.8元;养老金水平方面,以2024年底月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按绝对额分档调整和按比例调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北京市还继续向高龄退休人员倾斜,对在2024年12月31日前已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高龄退休人员,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再享受额外的倾斜政策。
除了养老金调整外,北京市还上调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40元。此次调整涉及90.11万人,补发的养老金同样将在7月底前发放到位。
在工伤保险待遇方面,北京市继续调整伤残津贴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分别增加不同金额,供养亲属抚恤金每人每月增加100元。调整后的待遇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补发的工伤保险待遇也将于7月底前发放到位。
北京市还调整了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自2025年9月1日起,根据累计缴费时间的不同,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将有所提高。这一调整旨在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最后,北京市还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自2025年9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2420元调整为254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26.4元调整为27.7元。这一调整将有助于提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