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重组计划,旨在通过成本控制和运营精简来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这一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自今年3月上任以来,便着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将裁减15%的员工,这一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陈立武强调,英特尔将更加注重实际成果,避免开出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裁员计划是陈立武改革蓝图的一部分。为了扭转英特尔的颓势,公司已经剥离了一些非核心业务,并重新配置了资源。多年来,由于战略失误,英特尔在市场上的表现一直不佳。特别是在蓬勃发展的AI芯片领域,英特尔几乎未能站稳脚跟,这一市场主要由英伟达等公司主导。与此同时,长期竞争对手AMD也在英特尔的核心PC和服务器芯片市场上不断蚕食份额。
在裁员过程中,英特尔采取了“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措施,主要削减了中层管理层。据英特尔首席财务官大卫·辛斯纳透露,公司大约砍掉了50%的管理层级,以期实现更加扁平化的管理结构。
除了裁员外,英特尔还计划通过自然减员和其他方式,在年底前将员工总数进一步减少到7.5万人。这一数字相较于6月底的96,400名员工,将是一个显著的缩减。
在工厂建设方面,英特尔也做出了重大调整。陈立武在致员工的备忘录中表示,公司将改变以往的产能建设战略,现在只会在芯片需求明确时才建造工厂。这一转变标志着英特尔从提前布局工厂的传统做法中走出,更加注重市场需求的导向。
“我们不会再开出空头支票,”陈立武在备忘录中写道,“每一项投资都必须具备经济合理性。我们将只在客户需要的时候,为他们建造所需的产能,并通过持续的执行力赢得他们的信任。”
事实上,在陈立武上任之前,英特尔已经承诺在美国及其他地区投资数百亿美元建设新工厂。然而,在周四的宣布中,陈立武表示公司将放缓俄亥俄州新工厂的建设,并叫停在波兰和德国的建厂计划。这一决定反映了英特尔在调整产能建设战略上的决心。
英特尔还将对全球供应链进行整合。陈立武表示,公司将把哥斯达黎加工厂的芯片封装业务与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其他封装业务进行合并。这一举措打破了英特尔长期以来在不同全球地区分散运营的做法,旨在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韧性。
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陈立武的语气坚定而明确,显示出他已经全面接管了公司,并致力于纠正前任管理层犯下的战略失误。他明确表示不认同“只要建好工厂,客户就会来”的观点,并表示今后将亲自审查并批准英特尔的每一项重大芯片设计。
同时,陈立武还透露了公司对18A工艺技术的看法。他认为,即便仅用于英特尔自有产品,该技术仍然可以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此前有报道称,陈立武正在考虑是否停止向外部客户提供该技术。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英特尔在第二季度财报中仍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公司营收为129亿美元,同比持平,结束了连续四个季度的下滑趋势,也好于分析师的预期。这一成绩无疑为英特尔的改革计划注入了一针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