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疆的采棉机生产线上一片繁忙,这些高科技农机即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运往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在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驾驶叉车运送各类配件,一台台崭新的四行箱式采棉机整装待发。这幅生动的画面,由新华社记者王菲捕捉并记录下来。
随着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一幅多彩的经济画卷徐徐展开。在经济总量方面,广东和江苏继续稳坐“6万亿元俱乐部”的宝座,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了68725.4亿元和66967.8亿元。而在增速方面,西藏、甘肃和湖北则以超过6%的增速,领跑全国。
从上半年的“经济半年报”来看,经济大省在稳定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的排名相对稳定,而四川和河南则在经济总量的第五位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四川凭借20.2%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以及50.8%的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显示出强劲的消费潜力。而河南则通过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力同样不容小觑。西藏以7.2%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甘肃和湖北也分别以6.3%和6.2%的增速紧随其后。湖北在多项经济指标上表现优异,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西部地区,外贸成为了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西藏、重庆、新疆等地的进出口总值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展望下半年,各地在经济发展上将继续发力。在消费方面,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纷纷推出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等措施,以激发内需潜力。在投资方面,湖北、安徽等地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活跃,产业升级加速。同时,多地还提出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的政策导向,以强化“投资于人”。在外贸方面,外贸大省纷纷推出精准政策为外贸企业护航,助力企业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
经济大省之间的“你追我赶”态势愈发明显。广东和江苏的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而四川和河南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这种良性竞争不仅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