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硅料涨价潮能否持续?收储方案成关键

时间:2025-08-07 03:18:36来源:经济观察报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硅料市场价格结束了长达一个月的连续攀升趋势,呈现企稳态势。

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的市场报价维持在45000元至49000元/吨之间,市场成交活动逐渐活跃。回溯至7月2日多晶硅价格启动上涨前,其价位尚处于30000元至36000元/吨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硅期货市场在这段时间内的涨幅更为显著。7月30日,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一度飙升至54705元/吨,随后迅速回调至约50000元/吨水平,略高于现货市场价格。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多晶硅价格上涨与相关部门正在推进的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引导企业科学理性定价、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举措密切相关。8月1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已对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作出部署,国家发改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加速推进价格法修订,选取“内卷”严重的行业领域,针对性开展成本调查,并督促企业规范价格行为。

事实上,硅料企业长期以低于成本价销售的历史由来已久。据公开信息,硅料行业头部企业的现金成本和完全成本已有所披露,其中成本最低的协鑫科技,截至今年一季度,其成本约为27070元/吨。

上海有色网光伏首席分析师史真伟指出,当前多晶硅价格难以继续上行的主要原因是产业链传导压力增大,下游企业对高价资源的接受程度有限。他进一步解释,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多数硅料企业已实现盈亏平衡,而此前则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史真伟认为,光伏产业链价格是否回暖,主要取决于多晶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以及下游组件价格传导的成效。近期,行业内流传出关于“硅料收储”的各种传闻,称将成立相关收储企业,要求所有硅料企业选择成为收储方或被收储方,收储产能规模从数十万吨至百万吨不等。对此,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这些只是传闻,尚无官方信息。

在硅料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下游组件环节也曾尝试跟随涨价,但并未成功。据上海有色网数据,8月5日组件报价大约在0.665元/W至0.707元/W(TOPCon组件)之间,较7月1日上涨约0.01元/W。多位光伏组件经销商反馈,头部组件厂虽在涨价,但幅度较小,每次调价大约在0.02元/W至0.03元/W之间。

由于每瓦特组件大约需要2克硅料,因此硅料价格每上涨1万元/吨,组件成本就会增加约0.1元/W。然而,目前组件价格的上涨幅度远低于硅料价格的涨幅。组件价格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率正在下降。今年2月初,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文件明确指出,新能源发电量应全面进入市场,同时设置机制电价,以保障新能源发电的部分收益。

受收益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6月光伏新增装机出现大幅下滑,当月新增装机14.36GW,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85%。尽管如此,硅料产量仍在进一步增加。由于能源成本占多晶硅生产成本的40%至50%,多晶硅产能通常布局在电价低廉的西北、西南地区。目前,西南水电正值丰水期,水电价格偏低,部分西南地区的多晶硅产能已开始陆续复产。

因此,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硅料价格的走势与此前行业龙头提及的硅料收储计划能否顺利落地密切相关。一份流传广泛的收储计划方案显示,行业将成立相关收储企业,收储产能约120万至130万吨,目标留存220万吨产能以保证70%左右的开工率,对应市场需求120万吨至140万吨。收购资金来自参与整合企业的资本金及未来销售硅料带来的利润。若收储计划难以实施,业内将通过提高多晶硅能耗标准的方式推动产能出清。对于此方案,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目前尚无官方信息。

不过,针对多晶硅行业的监管措施已陆续出台。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2025年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名单涉及41家多晶硅企业,几乎涵盖了所有头部多晶硅企业。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