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独家对话开普勒CEO胡德波:人形机器人赛道,中美一梯队,日本已掉队

时间:2025-08-08 18:47:40来源:观察者网编辑:快讯团队

2025年,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量产热潮,吸引了资本的热烈追捧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在这场科技盛宴中,一款名为开普勒K2大黄蜂的机器人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赢得了包括美国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Figure CEO在内的多方赞誉。

近日,我们有幸探访了位于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的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公司CEO胡德波进行了深入的对话。胡德波向我们展示了开普勒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K2大黄蜂。这款身高一米七五、体重75公斤的机器人,专为工业场景设计,旨在成为新一代的“超级蓝领”。

“K2大黄蜂已经在进行上岗训练,它的双臂协同负载可达30公斤,续航时间长达8小时,这些设定都是基于工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来设计的。”胡德波介绍道。大黄蜂的强壮身姿和卓越性能,让人不禁联想到特斯拉的擎天柱。两款机器人都采用了拟人设计,模拟人的肌肉运动,但在细节上却有所不同。

“大黄蜂的灵巧手采用了快换模式,因为我们在工业场景中,并不需要每一个任务都使用灵巧手。”胡德波解释道。这一设计使得大黄蜂能够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快速更换末端夹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负载能力上,大黄蜂甚至超越了擎天柱,成为工业场景中的佼佼者。

谈及大黄蜂的卓越性能,胡德波表示这得益于公司自研的核心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黄蜂的肌肉群部位,能够输出大负载的推拉力,被视为“机器肌肉”。得益于这一技术,大黄蜂的大臂、小臂、大腿和小腿全部搭载了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共计14个,使得其力气大、传动效率高。

在对话中,胡德波还透露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全球格局。他认为,中国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惊人的迭代速度,已经跻身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第一梯队,与美国并肩,而欧洲部分国家和传统机器人大国日本则稍显落后。

当我们询问大黄蜂的续航表现时,胡德波表示,大黄蜂在综合工况下,如工厂干活,充一次电可以连续工作8个小时。这一表现得益于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的高传动效率和低功耗特性。大黄蜂的肌肉磨损慢,使用寿命长,能够轻松达到上万小时的工作时长。

“工厂里的工人也不是一直在搬重物的,他们可能会搬一下,再走过去。而机器人只要保持供电,就不需要休息,可以持续地工作。”胡德波补充道。这一特点使得大黄蜂在持续搬运重物的场景中,干活能力远超工人。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开普勒K2大黄蜂无疑将成为工业领域的一股新生力量。我们期待着这款“超级蓝领”能够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