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金融市场的波澜中,上证指数成功跨越了一个重要里程碑。8月18日,这一关键指数一举突破了自2021年2月18日以来保持的3731.69点高位,刷新了近十年来的新高纪录,上一次如此辉煌还要追溯到2015年8月20日。
数据追踪显示,自2025年4月7日上证指数触及3040.69点的阶段低点以来,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累计涨幅已达22.72%。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同期深成指的涨幅更为显著,接近30%,而创业板指数的涨幅更是高达47%,显示出市场内部不同板块的差异化表现。
与此同时,A股市场的整体市值也迈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台阶。当日盘中,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首次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也彰显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在市值排名方面,农业银行以2.21万亿元的市值稳居榜首,工商银行和贵州茅台紧随其后,市值分别达到2.03万亿元和1.79万亿元。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和宁德时代等蓝筹股也跻身市值万亿俱乐部,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从市场交投情况来看,8月18日A股市场的成交额达到了2764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增加了5196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热情高涨。个股方面,当日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市场氛围积极向好。
对于本轮市场的上涨动力,兴业证券分析指出,这并非单纯基于宏观经济预期的改善,而是在政策托底的背景下,新动能的不断涌现和市场信心的持续增强共同作用的结果。增量资金的持续入市也为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尽管市场在连续上涨后出现了阶段性调整的需求,但整体而言,支撑市场上涨的核心逻辑依然稳固。
国泰海通证券则进一步强调了中国股市的制度变革对于市场估值的深远影响。他们认为,制度变化是影响中国股市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重要性甚至在某些时期超越了公司业绩、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等传统因素。当前,“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和市场风险评价,为中国股市的“转型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