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国际酒店巨头Q2财报:全球稳步复苏,大中华区为何独陷寒冬?

时间:2025-08-20 12:44:43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国际酒店业巨头相继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尽管这些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但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万豪国际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酒店营收的显著增长,达到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RevPAR)为136美元,同比增长1.5%。然而,在大中华区,尽管入住率略有上升,但RevPAR和平均每日房价(ADR)却分别同比下降了0.5%和0.9%。这一结构性分化显示出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

洲际酒店集团同样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微增,但大中华区的业绩却全面承压。RevPAR、ADR和入住率(OCC)同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3%、2.9%和0.1个百分点。这表明,尽管全球旅游市场有所回暖,但中国市场仍面临较大的压力。

希尔顿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反弹,营收同比增长6%。然而,亚太地区的复苏进程缓慢,中国市场尤其不及预期,尽管东南亚市场表现较好。希尔顿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RevPAR同比下降了0.5%,入住率也略有下降。

相比之下,凯悦酒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更为显著的增长,RevPAR同比增长1.6%。然而,在大中华地区,尽管RevPAR同比上涨了2.1%,入住率也大幅增长3.7个百分点,但ADR却同比下降了3.1%。这表明,凯悦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采取了“以量补价”的策略。

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的财报也显示,尽管全球财务表现稳健,但中国市场却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市场的RevPAR同比下降了8%,显示出该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困境。

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遇冷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酒店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政策导向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政务会议及差旅预算收紧,消费者出行与住宿消费也更为谨慎。另一方面,本土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国内酒店供给量大幅增加,服务质量和设施标准不断提升,价格竞争力日益增强,分流了部分国际品牌客群。

为了扭转局面,国际酒店集团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规模拓展方面,这些集团持续推进在华项目布局,扩大品牌在不同区域的覆盖。在本土融合方面,它们更加注重服务细节和场景打造,融入更多中国文化元素,以吸引中国消费者。在渠道拓展方面,利用社交平台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提升酒店吸引力。在客群维护方面,国际酒店集团也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式,增强用户的粘性和认同感。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