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泡泡玛特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宁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吸引了全场目光——他从西装口袋中掏出一只超迷你的LABUBU玩偶,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他透露,这款即将面世的mini版LABUBU不仅适合挂在包包上,未来还将推出可挂手机的版本,预示着LABUBU将走向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LABUBU不仅深受消费者喜爱,也为泡泡玛特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长。据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高达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更是达到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其中,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IP贡献了48.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高达668%,占总营收的三成以上。
面对分析师对业绩的提问,王宁幽默地表示,自己给出的业绩指引总是不太准确。他回忆说,在上次业绩发布会上,他曾预测2025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将同比增长50%以上,海外及港澳台地区业务将增长100%以上,但实际上上半年的表现已经远超这一预期。考虑到规模效应,他预计下半年的收入将继续攀升。他甚至开玩笑说:“今年原本希望营收能达到200亿元,但现在看来,300亿元也似乎触手可及。”
业绩发布会当天,泡泡玛特的股价也迎来了大幅上涨,涨幅超过12%,股价突破300港元大关,市值更是突破了4000亿港元。这一表现无疑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从财报数据来看,泡泡玛特的增长势头确实十分强劲。在全年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后,公司又在上半年实现了百亿营收的佳绩,净利润更是超过了2024年全年。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互联网公司中实属罕见,但对于立志成为“新一代世界级消费品牌”的泡泡玛特来说,这样的成绩似乎并不意外。
在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后,泡泡玛特的消费者市场被划分为中国、亚太、美洲和欧洲及其他地区四大板块。其中,中国市场营收达到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亚太市场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美洲市场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更是惊人地达到了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2%。
尽管中国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但泡泡玛特依然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在门店数量并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线下营收达到50.8亿元,同比增长117.1%;线上渠道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212.2%。其中,泡泡玛特抽盒机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181.9%;抖音、天猫平台营收也分别实现了168.6%和230.7%的大幅增长。
在海外市场方面,泡泡玛特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线下门店的拓展。公司选址核心商圈和特色地标开设门店,通过排队的长队和来往的游客、行人传播广告。目前,泡泡玛特海外门店数量已达到140家,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超过200家。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泡泡玛特注重开设位置优越、人流众多、运营精细的“好店”,而非盲目加速。
在IP方面,LABUBU无疑是最大的功臣。它不仅带动了THE MONSTERS系列IP的营收大幅增长,还成为了收入最高的IP。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等IP的营收也超过了10亿元,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受益于THE MONSTERS系列的热销,毛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了12倍,成为第一大品类。
除了传统的IP产品销售外,泡泡玛特还在探索新业态。例如,公司旗下的城市乐园已经实现盈利,并通过演出、节日主题装置以及IP特色餐饮和甜品等设置加深了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泡泡玛特还推出了珠宝品牌popop和HIRONO小野品牌首店等创新业务,进一步拓展了IP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