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市场传来喜讯,8月22日,三大指数均呈现上涨态势,其中卫星产业ETF(代码159218)微涨0.17%,表现抢眼的是芯原股份,其股价飙升超过9%。同时,卓胜微、复旦微电及成都华微等个股也分别实现了超过3%的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网旗下的星座项目在近一个月内动作频频,共计发射了5组、38颗卫星,发射频率显著提速。这些发射活动覆盖了文昌、太原及海南三个不同的发射场地,标志着我国低轨卫星的密集发射已进入多场地协同的新阶段。据统计,仅在过去25天内,我国的火箭发射次数就已超过了今年上半年发射总数的四分之一。
这一系列密集的卫星发射活动,对卫星产业而言,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又该如何把握这一机遇呢?
随着卫星组网建设的加速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前景愈发清晰。上游的卫星制造及发射环节预计将首先受益,与此同时,商业通信网络建设所需设备及应用终端也将逐步落地。相关企业因需求增长而基本面得到改善,正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
通过对中证卫星产业指数成分股上半年业绩的梳理,不难发现,上游及中游的龙头企业相关业务增长迅猛,整体业绩颇为亮眼。
以光库科技为例,作为光纤器件领域的佼佼者,其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70%。这主要得益于卫星制造规模化发展带来的光通讯器件及激光雷达光源模块业务的快速增长。臻镭科技则是卫星互联网领域国产基础元器件的核心供应商之一,上半年业绩尤为突出,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了74%和1007%的大幅增长。其射频收发芯片等产品有助于卫星和载荷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随着低轨卫星的批量发射,部分产品已进入持续批量交付阶段。华测导航作为高精度卫星导航的领军企业,上半年归母净利增长近30倍,其中地理空间信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7.6%,主要受益于激光雷达、无人机、无人船等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快速拓展。
卫星产业ETF(159218)作为全市场唯一跟踪卫星产业指数的基金产品,其投资组合涵盖了国防军工(占比54%)、计算机(15.1%)、电子(12.2%)、通信(11.9%)等多个高科技、高潜力行业。该基金不仅囊括了军工领域的龙头企业,还纳入了一批具有创新实力的民营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了把握军工与科技双向投资机遇的新途径。
从历史表现来看,卫星产业ETF(159218)所跟踪的卫星产业指数表现颇为犀利。相较于同类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尤为突出,近一年收益率超过45%。
风险提示:本文提及的指数成分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对自主决策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存在风险,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