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多个领域展现出蓬勃活力,亮点频现,为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据《新闻联播》报道,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农村消费市场焕发新生机,互联网平台迎来规范化发展,期货市场品种日益丰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外贸也实现了重大突破。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物贸易额持续增长。今年前七个月,双边贸易额达到293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近五年来,这一数字更是屡创新高,从3000亿美元到4000亿美元,再到5000亿美元大关,直至2024年达到历史性的5124亿美元,增幅为2.7%。特别跨境电商作为新业态新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中国自其他成员国的跨境电商进口额同比增长高达34%,越来越多的优质特色产品通过这一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在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截至今年7月,中国对其他成员国的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400亿美元,投资项目逐渐从传统领域如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活力也在持续释放。随着县乡物流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电商创业的活跃,农村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今年前七个月,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农村消费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
物流体系的完善是农村消费市场繁荣的重要支撑。自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已建设改造县级物流中心1285个、乡镇快递物流站点1457个。目前,从西藏班戈县到黑龙江抚远市,县乡村物流配送网点日益健全,农村地区共同配送规模不断扩大,全国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已达95%,超过三分之一的县实现了快递当日达。
物流体系的优化也带动了农村电商创业的蓬勃发展。农村返乡青年、乡村能人、合作社带头人等多元化电商主体不断涌现,队伍日益壮大。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农村网商数已超过1950万家,同比增长6.4%。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今年前七个月,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了6.2%的同比增长。
在平台经济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近日联合发布了《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互联网平台的价格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该征求意见稿围绕大数据定价、价格补贴、价格诚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国期货市场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我国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达到131个,覆盖工业品和农产品等多个领域,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同时,依托红枣、棉花、苹果、天然橡胶等13个品种,我国已支持了2000余个“保险+期货”项目,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外贸表现尤为亮眼。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七个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口总额达到1.03万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笔记本电脑、汽车等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快速出海,带动了西部地区的外贸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