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圣诞专区,节日氛围已经悄然弥漫。记者近日探访此地,发现各类圣诞商品琳琅满目,从传统圣诞树、彩灯到现代智能装饰,应有尽有。经营户们正忙着用多种语言接待全球各地的采购商,同时迅速记录订单信息,现场繁忙而有序。
尽管正值8月的炎炎夏日,但义乌这座“世界超市”已进入了圣诞用品发货的冲刺阶段。在商贸城附近的加工工厂和仓储区,生产线正全力运转,一箱箱封装好的圣诞货物正等待着被运往世界各地。
今年的圣诞用品出口呈现出新的趋势。据经营户反映,出货高峰较往年提前了1至2个月。拉美地区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成为了义乌圣诞用品出口的新增长点。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义乌企业纷纷主动转型,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来增强竞争力。
俊洪圣诞的负责人蒋江平表示,他的商铺挂满了各种圣诞服装和配饰,产品远销欧洲、南美等多个国家。今年的圣诞订单周期明显提前,客户们担心物流延误和关税政策波动,因此纷纷提前下单。义乌港的海关监管场地同样繁忙,装满圣诞货品的货箱整齐排列,等待完成检验检疫后出关。
作为全球最大的圣诞用品集散地,义乌每年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2万多个品类的圣诞用品。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浙江圣诞用品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3.0%,其中6至7月的出口额占比高达72.9%,显示出旺季的强大爆发力。
除了出货时间的提前,海外客户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来自拉美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订单持续增长,成为拉动义乌圣诞用品出口的新引擎。蒋江平提到,尽管部分老客户的订单有所减少,但来自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的外商订单数量却大幅增长,成为销售增长的关键。
面对外需增长放缓和订单不确定性的增加,义乌企业并未退缩。他们选择主动出击,通过加大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投入、引入新设计理念、参加国际展会以及拓展线上渠道等方式来应对挑战。有的企业甚至开始多元化发展,尝试进入国内市场。
聂自勤的团队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刚研发出国风系列头饰产品,准备进入国内大型超市销售。她表示,多元化发展是应对风险的必由之路,未来除了巩固欧盟市场外,还将加大对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并将国内市场作为重点发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