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市场再度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资产净值总量已攀上新高峰。根据中基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7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的总规模历史性地突破了35万亿元大关,达到了35.08万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公募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反映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持续看好。
具体来看,7月份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各类基金产品的不同表现。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虽然份额有所下滑,但规模却分别增长了1925.94亿元和1385.56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者在市场回暖过程中的策略调整,部分投资者选择“锁定利润”,但这并未阻挡这两类基金规模的整体扩张。
相比之下,债券型基金则遭遇了规模和份额的双重缩减,份额下滑了1944.42亿份,规模也较上月末减少了481.92亿元。市场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市场震荡导致债券基金难以获取超额收益,同时股票与商品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进一步压缩了债券市场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QDII基金在7月份表现出色,其份额和规模分别实现了3.87%和6.77%的环比增长,首次突破了7000亿元大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外汇局下发的新一批QDII额度,使得此前限购的QDII基金得以重新开放申购,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ETF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8月26日,ETF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5.06万亿元,其中全市场规模超千亿的ETF有7只,规模超百亿的ETF更是达到了101只。从增长趋势来看,今年以来ETF规模增长了1.34万亿元,仅近三个月就增长了9763.65亿元。这显示出投资者对ETF产品的日益青睐,尤其是被动指数产品,其规模和份额均出现了显著增长。
ETF市场的繁荣不仅体现在现有产品的规模扩张上,还体现在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上。7月份,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发行规模达到了300亿元,为后续ETF市场的持续扩容奠定了坚实基础。还有多家基金公司陆续上报了包括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等在内的多只创新ETF产品,这些新品种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ETF市场的产品线,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随着ETF产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投资理念的深入人心,指数化投资的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强。富国基金ETF投资总监王乐乐表示,当前ETF行业正迎来高质量扩容期,指数化投资的规模与占比有望显著提升,ETF的资产配置功能也将进一步凸显。这对于提升资本市场的整体效率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