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兰州演唱会经济:点燃48小时消费狂潮,文商旅融合新生态如何持久?

时间:2025-08-27 18:30:52来源:兰州日报编辑:快讯团队

在黄河之畔,随着汪苏泷歌声的回响渐渐平息,兰州奥体中心周围迅速涌现出新的热闹景象。编发摊位前,队伍蜿蜒,年轻女孩们面带笑颜,兴奋地交流着彼此对即将到来的张韶涵演唱会的期待。“这已经是我这个暑假看的第二场演唱会了,汪苏泷那场我也来了,张韶涵的歌我从小听到大,肯定不能错过。”正在排队的陈同学分享道。她还提到,自从奥体中心建成后,兰州的演唱会越来越多,作为本地人,她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一定会来支持。

明星演唱会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场馆内的几个小时。在兰州,它正在催生一条紧密相连的消费链,不仅打开了文化传播的新途径,还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商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

从演唱会前夕到结束后,这条“48小时消费链”覆盖了多个方面。演出开始前,奥体中心周边的临时妆造摊位成了歌迷们的首选之地,摊主们忙碌地为歌迷们打造应援妆容,从简单的编发到精致的妆面,价格从30元到108元不等。歌迷们通过亮片、彩绘等装饰,将观演的仪式感推向高潮,同时也带动了“颜值经济”。售卖应援物品的摊位同样生意兴隆,这些小物件虽然单价不高,但数量庞大,为演唱会经济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演唱会结束后,人群并未立即散去,而是涌向周边的美食街区,寻求美食的慰藉。这股庞大的客流量为当地餐饮商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当夜色渐深,外地歌迷的住宿问题也成了一大热点,奥体中心周边的酒店、民宿早早便宣告满房,这股住宿热潮甚至波及到了更远的区域,追星之旅成功转化为过夜经济。

演唱会的举办,不仅带动了周边产业的繁荣,还激活了兰州的文旅、商业等多业态的发展。在演唱会期间,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等文化场所也迎来了客流高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如“绿马”玩偶和博物馆系列挂件,成为了外地歌迷们的热门之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还成为了连接歌迷与城市情感的纽带。

以兰州奥体中心为核心,一个辐射周边商业综合体、文旅街区乃至文化地标的演唱会经济圈正在形成。各节点之间相互引流、彼此赋能,实现了客流与消费力的高效流转,充分展现了大型活动所带来的经济与文化价值。然而,如何在短期效益与长期价值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破解一次性消费的困境,兰州七里河区创新推出了“票根联盟”,将演唱会门票与文旅消费相结合,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同时,该区还尝试将演艺流量转化为文化资本,推动文化IP与城市品牌的共生。例如,兰州老街通过沉浸式演出融合丝路文化与现代科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线上线下联动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对于未来演唱会经济的发展,兰州财经大学的专家建议,城市应从政策引导与生态构建入手,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吸引产业链企业集聚,并强化演艺、文旅和科技的跨界融合。同时,还应建立准入、评价和退出机制,避免同质化竞争,引导演唱会经济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