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在辽宁沈阳,全国工商联揭晓了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并同步发布了详尽的调研分析报告。此次榜单中,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及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强势占据前三甲位置,而入围500强的门槛也显著提高,达到了270.23亿元。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这些上榜的民营企业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决心,坚定不移地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它们不仅专注于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更在整体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林泽炎在介绍调研情况时提到,这是全国工商联第二十七次对上规模民营企业进行的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参与。其中,营业收入排名前500位的企业,构成了“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榜单。
从数据分析来看,这些500强企业不仅在规模上持续扩大,经营效益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24年,它们的营业收入总额高达43.05万亿元,户均达到861.02亿元,同比增长2.72%;资产总额更是突破了51.15万亿元,户均1023.09亿元,同比增长2.62%;净利润总计1.80万亿元,户均36.0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48%。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这份榜单不仅是对这些企业实力的认可,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勇往直前、敢于创新、不懈奋斗的生动体现。这些500强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典型代表。
在产业结构方面,这些500强企业更加专注于实业发展,其中72%的企业属于第二产业,66.4%的企业专注于制造业。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了29.63万亿元,同比增长7.66%。同时,这些企业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积极布局,投资项目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分享了企业的成长历程,从一个民营小纺织厂起步,到如今发展成为全产业链发展的全球百强企业,恒力集团始终坚持做强主业、做大实业。他提到,恒力重工一期二期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加工钢板230万吨、建造超大型船舶150艘、生产发动机180台,年产值有望突破700亿元。
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也是这些500强企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分析报告显示,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研发费用总额高达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达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77%。同时,它们还加快了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的步伐,66.80%的企业已经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降本增效,83.00%的企业则采取了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与设备、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等措施,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在社会责任方面,这些500强企业同样表现突出。它们积极履行纳税义务,纳税总额达到了1.27万亿元,其中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40家,占比高达48.00%。同时,这些企业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业总人数达到了1109.12万人,户均2.22万人。它们还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活动,捐赠总额达到了104.76亿元。
在乡村振兴方面,这些500强企业同样发挥了积极作用。有72.80%的企业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壮大乡村富民产业;65.40%的企业参与了“万企兴万村”行动,在乡村产业振兴、公益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介绍,企业依托育繁推一体化优势,每年生产优质种苗达5000万株,带动种植面积超万亩,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