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受邀在备受瞩目的“上证首席讲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聚焦“本轮股票市场走强的宏观机理”,深入剖析了当前A股市场的崛起动因,并对市场的未来走势给出了独到见解。
李超强调,利率下行成为本轮股市行情的重要推手。尽管市场短期内可能遭遇波动,但从长远视角来看,其增长潜力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硬科技领域,诸如机器人、半导体及新能源等行业的企业,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未来市场价值组合的中坚力量。
针对当前市场阶段,李超指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利率下行,中国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显著下滑,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4%以上降至约1.6%,为股市上涨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市场涨幅、交易量等关键指标分析,他认为市场正处于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然而,他也提醒,此类流动性驱动的行情往往短暂且波动较大。
尽管如此,李超乐观地表示,本轮行情的持续时间或超预期。这得益于保险资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保基金入市比例的提升,这些中长期资金的流入将为市场提供稳定支撑。同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稳健业绩也为市场上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报告,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0.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4%,盈利修复趋势明显。
硬科技领域的发展正深刻改变A股市场的生态格局。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公司研发投入超过8100亿元,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的研发强度尤为突出,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以寒武纪等硬科技企业为代表,A股电子行业市值屡创新高,已超过银行业,位居行业榜首,这标志着A股市场结构正逐步向美股靠拢,形成科技、金融、能源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反映了中国经济正从传统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展望未来市场趋势,李超认为,硬科技企业,特别是机器人、云计算、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企业,将在未来A股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他指出,科技企业的发展往往具有非线性特征,一旦突破瓶颈,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尽管部分科技企业尚未实现盈利,但市场对其未来潜力持乐观态度,给予高估值,资本的持续注入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强劲动力。
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李超持积极态度。他认为,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较短,但仍展现出蓬勃生机和广阔前景。为构建持续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他建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产品设计,鼓励中长期投资,并提高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在股市的比重。同时,他强调,要引导金融资本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企业,这本质上意味着要投资科学家。当前,VC/PE行业亟需结构转型,以更好地支持科学家和科技创新。
最后,李超指出,A股市场需进一步扩大中长期资金的引入规模,巩固市场基础。同时,通过优化市场机制,引导居民进行合理资产配置,提升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