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月全食天象在我国夜空上演,全国多地民众共同见证了这一罕见的自然奇观。当晚,月亮逐渐被地球的阴影遮蔽,最终呈现出神秘的暗红色,宛如一颗悬挂在夜空中的“红宝石”,令人叹为观止。
月全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从当晚23时28分开始,月亮进入半影月食阶段,直至次日凌晨4时55分结束,整个过程持续了约5个半小时。其中,月亮从初亏到复圆的可见阶段长达3个半小时,为观测者提供了充裕的观赏时间。
本次月全食的核心观赏时段出现在次日凌晨1时31分至2时53分之间。此时,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太阳光被地球大气层散射后,仅有波长较长的红光能够穿透并照射到月球表面,使得月亮呈现出暗红色,即人们俗称的“红月亮”。
随着月食的推进,月亮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从初亏时的边缘逐渐被阴影侵蚀,到食既时的完全被遮蔽,再到食甚时的最暗红色阶段,最后到生光时的逐渐复原,整个过程宛如一场天空中的“变脸”表演。
在月全食的各个阶段,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月亮的“变脸”过程。从初亏时的朦胧月影,到食既时的暗红圆盘,再到食甚时的深邃红色,每一张照片都定格了月亮在不同时刻的独特姿态。
特别是当月亮进入食甚阶段后,其颜色达到了最深的暗红色,仿佛一颗被火焰包裹的宝石。此时,天空中的其他星辰也显得格外明亮,与“红月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生光阶段的到来,月亮开始逐渐从地球的本影中“挣脱”出来,其颜色也逐渐变浅。最终,在复圆阶段,月亮完全恢复了往日的明亮,仿佛从未经历过这场“变脸”表演。
此次月全食不仅吸引了众多天文爱好者的目光,也引发了公众对天文现象的浓厚兴趣。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拍摄的月全食照片,并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