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被央媒点赞后,于东来三度力挺西贝却遭口碑滑铁卢,公众信任该如何维系?

时间:2025-09-14 13:00:17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近日因公开力挺餐饮品牌西贝陷入舆论漩涡,其社交账号一度设为私密,引发公众对企业家公开表态边界的广泛讨论。

作为中国零售业标杆,胖东来此前凭借"员工高福利""商品透明化"等经营理念广受赞誉。9月初,该企业宣布新乡第三家门店将预留2%岗位招聘刑释人员,此举获人民日报点赞,称其"为社会和谐提供创新样本"。然而短短数日后,于东来在社交平台连续三次发文支持西贝,引发消费者强烈反弹。

事件起因于9月11日,科技企业家罗永浩公开质疑西贝"预制菜占比过高且定价虚高",建议立法强制餐饮企业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随即宣布开放全国门店后厨参观,但媒体实地探访发现,其后厨存在大量预制冷冻食材,部分产品保质期长达一年,与消费者期待的"现做现卖"形成强烈反差。

9月12日中午,于东来首次发文称"感谢西贝等品牌提供放心就餐场所",当晚追加两条内容强调"企业成长需要包容"。其"企业家付出不易"的表述被网友解读为"站队资本方",评论区迅速涌现"背离消费者立场"的批评。尽管贾国龙回应称"与于东来仅数面之缘",但公众质疑声浪持续高涨。

面对舆论压力,于东来于9月13日删除相关动态,并将社交账号设为私密状态。这一系列操作与其此前处理"裤头姐诬陷事件"时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胖东来社交账号粉丝量在事件期间下降超过15%,部分消费者表示将"重新评估品牌忠诚度"。

行业分析师指出,公众人物在商业争议中的表态需谨慎把握尺度。胖东来长期积累的"消费者代言人"形象,使其任何偏离民意的表态都会被放大解读。此次事件暴露出企业家在维护行业生态与回应公众诉求之间的平衡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事件期间部分消费者自发对比胖东来与西贝的经营模式。前者商品毛利率严格控制在20%以内,后者部分菜品毛利率超过65%;前者员工平均薪资达行业1.8倍,后者则被曝出基层员工时薪不足政策标准。这些数据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于东来表态的不解。

目前,西贝已调整部分菜品价格并增加现做菜品比例,但消费者信任修复仍需时日。于东来社交账号虽已重新开放,但最新动态的互动量较往常下降70%。这场由预制菜引发的舆论风波,正在改写中国零售业的企业家话语权格局。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