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银行业领军企业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在北京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持续增强,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他指出,中国精准的宏观政策调控与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注入了强劲信心。
安思杰于9月中旬展开为期两天的北京访问行程。他观察到,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同时迸发出旺盛的创新活力,催生了大量新的商业成功案例。这些变化使得全球资产配置者愈发重视中国市场。"以港股市场为例,近期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募集的资金中,国际资本的参与比例显著提高,这充分说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认可。"他强调。
基于对中国经济的深入分析,瑞银宏观研究团队于今年7月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了0.7个百分点。安思杰特别提到,中国仍拥有充足的政策空间来支持经济发展,尤其是扩大内需的政策正在推动消费市场稳步复苏,这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
谈及在华业务发展,安思杰介绍说,瑞银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投行之一,深耕中国市场已超过30年。其全资子公司瑞银证券于2007年正式运营,今年3月瑞银将其持股比例从67%提升至100%。"实现全资控股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也是加强在华投资的重要标志。"他表示。
自2020年中国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以来,已有包括瑞银证券在内的5家外资独资券商在中国内地设立。安思杰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流动性和市场准入条件都在不断优化,为外资金融机构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安思杰阐述了瑞银在华的核心战略:"我们既要帮助中国客户通过全球网络实现资产多元化配置,也要推动更多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他强调,这种"连接器"的角色在未来将变得更加重要。
2023年,瑞银完成了对瑞士信贷集团的收购,两家机构的全球业务整合随即展开。安思杰透露,在华业务整合进展顺利,进一步巩固了瑞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协作,"他说,"只有汇聚多样化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打造配合默契的精英团队。"
面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安思杰认为银行业始终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应用者。他介绍说,瑞银正在通过AI技术提升业务全流程的效率和精准度,但更重要的是要与客户建立情感连接,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
安思杰表示,瑞银始终将中国及亚洲地区视为实现增长的重要战略市场。目前,瑞银在亚洲地区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亚洲市场目前贡献了瑞银约20%的利润,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一比例提升至30%左右。"他透露。
"瑞银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将继续发挥连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桥梁作用,把握新机遇,深化在华布局。"安思杰最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