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广告科技公司The Trade Desk(TTD)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持续压力,北美市场2025年假日季零售销售仍有望实现增长,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新的发展契机。这一趋势下,消费者行为呈现显著变化,品牌营销策略需随之调整。
调研指出,2025年消费者假日购物呈现四大特征:筹备周期显著提前、消费决策趋于理性、购买路径跨平台特征突出、比价行为普遍化。以美国市场为例,50%的消费者计划在"黑色星期五"前完成主要采购,较往年进一步提前。这种变化反映全球消费者在经济不确定性下更注重性价比的消费心态。
欧洲市场的价格敏感度尤为突出。数据显示,超过80%的英国和德国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关注价格,比价行为成为主流。与此同时,43%的英国消费者和56%的德国消费者考虑减少购买美国品牌产品,这为中国品牌拓展欧洲市场创造有利条件。TTD中国区资深业务拓展总监吴昱霖指出,这种消费行为转变要求中国品牌调整营销策略,在价格竞争与品牌建设间找到平衡点。
在营销渠道选择上,跨平台全渠道策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调研发现,假日季期间海外消费者日均接触超过2000个数字内容平台,但仍有80%的用户计划光顾线下门店。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使得开放互联网广告生态(Open Internet)的价值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采用跨场景全渠道营销的品牌,用户注意力、转化率、广告记忆度和购买意向均有显著提升。
作为开放互联网的核心媒介,智能电视大屏(CTV)的增长势头强劲。eMarketer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三成的数字媒体时间花在CTV上,且占比持续上升。以CTV为核心的优质互联网全渠道策略,正成为中国品牌实现短期销售增长与长期品牌资产积累的关键路径。吴昱霖强调,在经济承压环境下,持续投放的品牌不仅短期ROI提升60%,销售额平均增长17%,且未来两年ROI将持续改善。
中国品牌出海正经历战略升级。SparkXGlobal首席增长官张星认为,出海1.0阶段以产品输出为主,2.0阶段注重市场调研与盈利点挖掘,当前已进入3.0阶段——品牌价值输出。他指出,中国品牌产品迭代速度达海外品牌的两倍,这种敏捷性将成为竞争优势。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汽集团重点布局中东和东南亚市场,"蔚小理"则首选北欧市场,这些选择基于当地补贴政策、充电基础设施和消费者接受度等因素。
对于电动汽车出海,吴昱霖提出策略调整建议。他认为,当前多数车企仍聚焦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相对滞后。未来三至五年,企业需从单纯的产品输出转向品牌价值输出,通过持续的品牌投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种转变要求企业建立更系统的营销体系,将CTV等优质媒介资源与全渠道策略深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