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玄源科技X-Origin的办公室里,CEO李蕴洲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哪吒》主题手办。哪吒、结界兽、石矶娘娘等角色静静伫立,这些收藏品不仅是装饰,更是他获取情绪价值的锚点。李蕴洲坦言,即便没有AI加持,手办也能带来陪伴感,但他更强调:"AI陪伴不该被定义为独立行业,它只是技术发展带来的衍生效果。"作为一家AI机器人科技公司的掌舵者,他始终明确玄源的核心定位——打造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消费级AI硬件。
这位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博士的创业履历堪称传奇。大学期间,他带领团队斩获中国首个重量级格斗机器人大赛国际冠军;首次创业聚焦教育机器人领域,历经六年实现盈利,却为此付出了九位数的"学费"。如今乘AI浪潮再出发,李蕴洲将技术积累转化为玄源的核心竞争力。在演示现场,Yonbo机器人以《黑神话·悟空》中猪八戒的声线介绍公司业务:"情感识别、个性演化、全链路闭环,可不是那些套壳AI能比的。"这种充满生命感的交互,正是团队追求的技术突破方向。
当被问及两次创业的本质差异时,李蕴洲用三个阶段概括:"第一次是交学费阶段,主要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跨越;现在玄源处于务实落地期,我们已经构建起完整的商业模式。"他特别指出,AI带来的不是工具叠加,而是需求重构。这种认知源于上段创业的深刻教训:第一代产品因定义失误导致供应链崩盘,直接损失3000万;ToB/ToG业务回款困难,特殊时期垫资压力巨大。但这些代价也沉淀出宝贵资产——一支身经百战的团队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在团队建设方面,李蕴洲与八位合伙人持续合作七年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前期靠情怀驱动,后期靠格局支撑"是他总结的团队黏性秘诀。CPO魏英达从竞争对手变身核心成员的经历颇具戏剧性:"2017年老李就邀请我加入,直到2021年才下定决心。他当时在十平米的小办公室里开发,上桌办公、下桌睡觉的节俭作风让我印象深刻。"这种执着精神最终打动了整个团队,李蕴洲自信地表示:"我们的团队就是行业最优解,如果我们都做不成,别人更难。"
对于AI技术落地方向,李蕴洲提出"两个半"理论:第一是降本增效的工具属性,涵盖口语练习、文章写作等个人应用,以及企业端的效率提升;第二是情绪价值供给,重点在于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精准反馈;第三个方向是跨时代交互的"魔法时刻",如AI眼镜等创新产品,但受限于当前技术发展只能算半个。玄源目前聚焦前两个方向,通过消费级产品实现技术价值转化。
在AI陪伴的争议性话题上,团队保持高度清醒。"现在市面上很多产品都是硬蹭概念"李蕴洲直言,"现有技术无法真正理解物理空间和人类情感,所谓的陪伴只是情绪价值的降维呈现。"魏英达补充道:"真正的陪伴需要像朋友一样具备多功能属性,比如帮忙搬家、递水等工具性支持。当技术达不到人类水平时,强行定义陪伴就是伪命题。"这种认知直接反映在产品设计上——Yonbo机器人通过连续感知记忆技术,实现本地存储多板块提示词,根据对话场景动态调用家庭、学校等不同模块,既保护用户隐私又提升交互深度。
首款产品Yonbo机器人瞄准4-8岁儿童市场,背后藏着CPO魏英达的父爱初心:"想给7岁的儿子一个有科技感的儿童节礼物。这个年龄段真正有价值的玩具太少,学习机、字帖都在压制孩子的表达欲。"为解决"喜新厌旧"的消费痛点,团队设计了游戏化更新机制:每2-3个月推出大型任务包,保持内容新鲜度;同时开发个人AI模型,实现全场景记忆迁移,让用户换购新产品时能无缝延续使用体验。这种设计使标准版799美金的定价更具说服力。
面对AI硬件市场的竞争,玄源选择"双线作战"策略:一方面用Yonbo机器人深耕儿童垂类市场,另一方面推出生态级产品快速覆盖用户。魏英达解释:"这个市场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快速试错找到方向。"技术架构的完整性使多产品线开发成为可能,李蕴洲透露:"记忆、视觉、听觉等模块早已打通,硬件研发周期可控制在1-3个月,内容更新最快只需一天。"这种技术优势支撑着四五条产品线的并行开发,其中Yonbo相机从0到1仅用100天,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访谈尾声,两位创始人对创业者提出忠告。魏英达强调:"别把传统行业的恶性竞争带到AI赛道,互相抄袭会扼杀创新。"李蕴洲则建议:"现在是万物皆可AI+的时代,找到垂直领域深耕就有机会,但没想清楚前不要盲目入场,硬件的坑比想象中多。"这些来自实战的经验之谈,或许正是AI硬件行业突破迷雾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