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家电行业传奇人物何享健,即将迎来人生第十个IPO。这位曾被日本东芝高管誉为“穿西装的刘备”的美的集团创始人,在宣布退居二线十三年后,依然以安得智联董事长身份冲刺港股市场。若此次上市成功,其控制的上市公司数量将增至十家,家族财富版图进一步扩张。
根据美的集团最新公告,控股子公司安得智联已于8月27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与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美的智联(上海)供应链科技持有安得智联52.94%股权,海信集团旗下青岛海信电子技术服务公司以22.03%持股成为第一大外部股东。此次IPO前夕,安得智联完成19亿元战略融资,除海信集团投入15.2亿元外,天津顺和、钟鼎晟观等机构也参与其中。
何氏家族的资本版图远不止于此。自2020年起,通过美的集团先后控股合康新能、万东医疗、科陆电子三家A股公司。其独子何剑锋掌控美的置业、盈峰环境等四家上市公司,长女何倩嫦实际控股会通股份。加上美的集团本身,九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6738.17亿元。这个从广东顺德北滘镇走出的农民企业家,用5000元启动资金缔造了市值近6000亿元的家电帝国,甚至让董明珠将其视为“最大敌人”。
1968年,28岁的何享健联合23名村民筹集5000元,成立北滘公社塑料生产组。在煤油灯照明、手工压制的简陋条件下,这个最初生产塑料盖的小作坊逐步发展。1975年抓住汽车配件订单机遇转型五金制品,1980年研制出首台40厘米金属台扇打开市场,1984年又押注空调业务。1993年,美的作为首家改制上市的乡镇企业登陆深交所,完成从地方小厂到行业巨头的蜕变。
面对上市后的管理危机,何享健启动四次重大改革:建立KPI考核机制打破“铁饭碗”,劝退包括妻子在内的创业元老,2001年完成国企转民营改造,2005年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巩固控制权。其持股比例从22%跃升至50.17%,为后续并购扩张奠定基础。从2001年收购日本三洋磁控管工厂,到2008年148亿元并购小天鹅,再到2016年292亿元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美的通过系列并购构建起覆盖家电、机器人、新能源的全球化产业版图。
2012年退居二线时,何享健将帅印交给职业经理人方洪波,但实际仍深度掌控企业。2025年美的集团完成港股上市募资310亿港元,形成A+H股架构。此次安得智联转战港股,被分析师视为突破估值瓶颈的战略选择。尽管2022-2024年营收从141.73亿元增至186.63亿元,净利润从2.15亿元提升至3.8亿元,但对美的的依赖仍超36%。为此,安得智联已管理超110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服务9000家企业,网络覆盖全国乡镇。
这个从渔村走出的企业家,用半个多世纪时间书写商业传奇。从塑料生产组到全球家电巨头,从乡镇企业到跨国集团,何享健的商业智慧和改革魄力持续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此次安得智联冲击港股,不仅关乎个人第十个IPO的达成,更将检验美的系物流板块的独立成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