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固收+”迈入2.0时代:新头部大厂策略升级,攻守平衡显实力

时间:2025-09-19 10:28:54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固收+”基金正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生态与产品策略均经历深刻变革。近年来,随着投资者认知升级与市场环境变化,“固收+”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显著提升,行业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运营,头部机构凭借平台优势与策略创新,逐步构建起核心竞争力。

早期“固收+”产品多以“固收打底、权益增强”为模糊定位,权益部分操作逻辑不清晰,导致产品风格趋同、风险收益特征难以辨识。投资者在初期难以准确评估产品真实波动性,市场同质化问题突出。如今,随着产品策略迭代,头部机构通过重构投资管理体系,解决了业绩持续性难题,推动“固收+”成为大中型基金公司的重要增长极。

以景顺长城基金为例,其“固收+”业务已形成投研一体化、配置多元化、人员梯队化的大平台模式。旗下混合资产团队由李怡文领衔,擅长自上而下大类资产配置;固定收益团队负责人彭成军具备全局视野,覆盖纯债与可转债管理;养老及资产配置部负责人王勇则注重风险管控与资产配置。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参与权益资产投资,形成跨部门协作机制。团队成员如董晗、邹立虎等均拥有细分领域专长,覆盖股债、周期、可转债等多资产类别。

在投研文化上,该机构强调开放交流,固收与权益部门、固收内部团队间保持高频互动。通过“组合”作战模式,基金经理依据自身特点构建差异化产品,形成覆盖低波、中高波等风险收益特征的全产品线。例如,低波“固收+”产品以一级债基、二级债基为主,满足纯债替代需求;中高波产品则通过权益仓位中枢调整,提供中长期风险收益比优化方案。

市场数据印证了策略升级的成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场“固收+”规模突破1.9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距2万亿元关口仅一步之遥。其中,景顺长城基金旗下产品表现亮眼,上半年规模增长超356亿元,总规模超930亿元。以彭成军管理的景顺长城景泰纯利为例,该一级债基规模从去年四季度末的79.73亿元激增至今年二季度末的191.43亿元,年内增幅达140.10%,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超九成。其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等指标均优于同类产品,三年期年化收益3.79%,最大回撤仅2.42%。

中高波“固收+”产品同样表现突出。由董晗、李怡文共同管理的景顺长城景颐双利,最近三年回报率达14.37%,年化收益率4.61%,最大回撤3.90%,显著优于同类基金2.59%的年化收益与7.35%的最大回撤。另一只二级债基景顺长城景盛双息,年内回报率6.97%,超额收益达6.63%,其管理团队涵盖宏观周期研究专家邹立虎与可转债投资老将李曾卓卓,凸显跨领域协作优势。

行业变革的背后,是投资者需求与市场环境的双重驱动。近年来,投资者对“固收+”的诉求分化为三类:追求低波动纯债替代、优化中长期风险收益比、捕捉贝塔交易机会。在此背景下,头部机构通过策略、工具与管理流程的系统化升级,平衡收益增强与风险控制,构建起产品护城河。例如,景顺长城基金根据含权比例细分产品线,提供差异化策略,满足资产配置与特定市场机会需求。

政策层面亦为“固收+”发展提供支持。今年5月,监管部门提出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创设力度,并提升注册效率,进一步明确行业方向。与此同时,国内低利率环境与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为“固收+”实现超额收益创造条件。历史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固收+”产品较纯债基金的平均超额收益明显回暖,今年上半年达1.15%,配置价值凸显。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