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这座地处川酒“U型酿造带”核心区域的城市,凭借其独特的产区优势,在白酒批发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韧性。这里不仅是剑南春等知名白酒品牌的发源地,更汇聚了80余家规模酒企,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从古老的窖池中流淌出的浓香酒液,通过密集的批发网络,迅速渗透至西南市场的各个角落。
以绵竹为中心,德阳的白酒产业布局极具特色。全市85%以上的白酒产能集中于此,每年可生产近20万千升的优质白酒。完整的产业链在这里得以构建,从原粮种植、包材生产到仓储物流,一应俱全。什邡的西南最大酒类包材基地更是为批发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能够提供从瓶盖到包装盒的一站式采购服务,使批发商的综合成本降低15%以上。这种产业集聚效应,让德阳的白酒批发拥有了稳定的供给保障。主城区及绵竹的三大专业批发市场内,300余家商户共同打造出覆盖高中低端的产品矩阵,使德阳成为川西北重要的酒水集散中心。
市场需求在德阳白酒批发行业中呈现出鲜明的分层特征。在高端市场,本地名酒的高端系列表现十分抢眼,年销售额可达2亿元,与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品牌共同占据了四成的市场份额。这些产品主要流向商务宴请和礼品消费领域,某家烟酒专卖店开业仅半年,该系列产品的销量就超过了部分全国名酒。中端市场则由次高端产品主导,500元以下价位带的产品最受消费者欢迎,既是商务小聚的首选,也是宴席市场的主力军,剑南春相关系列在这一区间占据着优势地位。而在大众市场,60元以下的产品成为主流,绵竹大曲、顺品郎等产品日均销量可达十余瓶,深受乡镇餐馆和家庭自饮消费者的喜爱。
德阳的白酒批发渠道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不断寻求平衡。传统批发市场依然是核心枢纽,德阳酒类批发市场、东郊酒水批发市场等凭借品类齐全、仓储物流便捷等优势,吸引着周边餐饮企业和零售商户前来采购。“先尝后买”的交易习惯在这里得以延续,彰显着老产区的商贸传统。宴席渠道则成为本土酒企的“护城河”,通过“消费满赠”“定制酒标”等营销策略,在升学宴、婚宴等场景中实现批量销售。仅旌阳区就有24家餐饮机构参与了相关促销活动。与此同时,新兴渠道也在发力,线上批发平台和抖音直播间的“德阳仓直发”业务逐渐兴起,部分本土酒企的电商销售占比已突破30%。
然而,当前德阳白酒批发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行业调整期,市场规模从高峰期的20亿元有所缩减,动销难、库存大、价格倒挂等问题让批发商们倍感压力。电商直播的冲击更为直接,不少零售客户转向线上采购单瓶酒品,仅在急需或批量采购时才回归线下。不过,消费市场的复苏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德阳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5%,为白酒消费提供了场景支撑,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定水平,也为白酒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
面对这些挑战,批发商们积极采取应对策略。本地商户通过深耕客情,以高频拜访、及时配送和陈列补贴等方式绑定餐饮终端。部分批发商则依托金融机构的“原酒质押贷”“经销链金融”等产品,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在产品选择上,越来越多的商户将重心转向100 - 300元价格带,与高端名酒形成错位竞争。从绵竹的千年窖池到乡镇的宴席餐桌,德阳白酒批发行业始终依托产区优势,在市场波动中灵活调整节奏,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