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港股近日迎来显著上涨,股价一度攀升至2021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单日涨幅接近7%。这一市场表现引发了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的广泛关注。
在业务层面,阿里巴巴旗下夸克于近日正式推出全新AI创作平台“造点”。该平台整合了AI生成图像与视频的双重功能,并率先接入通义万相Wan2.5模型,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创作工具。这一举措被视为阿里巴巴在AI内容生成领域的重要布局。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在开源大模型领域持续发力。继Qwen3-2507系列发布后,公司再度推出Qwen3-Max模型。其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中跃居第三,超越了GPT-5-Chat。正式版本在代码编写和智能体能力上进一步优化,在知识理解、逻辑推理、编程、指令执行、人类偏好对齐、智能体任务处理及多语言支持等综合测试中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表了关于AI未来发展的深度演讲。他指出,人类与AI的协作方式将经历从Vibe Coding到Vibe Working的演进,未来家庭、工厂和企业将依赖大量智能体和机器人提供24小时服务。他比喻,就像电力放大了人类的物理能力,超级人工智能(ASI)将指数级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
吴泳铭还透露,为迎接ASI时代的到来,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在2032年前提升至2022年的10倍,这意味着算力投入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他强调,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终极目标是开发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以解决气候、能源、星际探索等重大科学问题。
他进一步阐述了通往超级人工智能的三个阶段:首先是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人类知识具备泛化能力;其次是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类,这是当前行业所处的阶段;最后是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的全量数据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超越人类。
吴泳铭认为,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 Cloud则是下一代计算机。他预测,未来全球可能仅存在5至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同时,他提到,未来智能体和机器人的数量可能超过全球人口,对现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在开源领域,阿里巴巴近期动作频繁。自某日凌晨起,公司连续发布六个新品:首先是开源的安全模型Guard,推出generative和streaming两个版本,后者可实现接近实时的安全判断;其次是“千问旅行规划师”,能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包含航班、酒店、餐饮、交通及费用明细的详细旅行计划,并支持导出PDF;第三是同声传译API qwen3-livetranslate,支持多语言及视觉理解,有助于打破跨境电商的语言壁垒;第四是编程模型Coder的API升级,其自主调用工具和多轮交互能力远超传统代码补全工具;第五是视觉-语言模型Qwen3-VL,其旗舰版本在关键视觉任务上超越了Gemini2.5Pro;最后是全新旗舰模型Qwen3-Max,参数量达1T,在编码和智能体能力上显著提升,稳居全球顶尖模型之列。